首页 历史 明末争雄

第2章 浮世繁华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051 2025-03-15 23:06

  1631年,崇祯四年。

   这一年,皇太极开始不惜代价铸枪造炮,后金在火器技术上的短板逐步补齐;这一年,王自用在山西被推举为农民军领袖,聚集三十六营二十多万人马,李自成投入高迎祥麾下,明末大规模农民起义正式拉开序幕。

   天下大乱,始于今年。

   而此时此刻,陈吉发的视野内,热闹的江面上数条龙船竞渡,两岸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对于远在湖广武昌府的人们来说,无论是关外还是山西,都是遥远得不可想象的地方,一个小家小户的一生,或许都不曾踏出所在的州府。

   天下太大,目之所及,只有井底一隅。

   像陈吉民这样从小到大生活在方寸之地的市民、农民,构成了大明帝国社会的群众基础,帝国末世的各种苦难,他们难以察觉,难以感受,难以共鸣。

   因此,大明虽大,却能够被满清逐个击破,缺少的,便是凝聚团结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缺少的,便是作为民族脊梁而存在的一批精英人才。

   陈吉发看着眼前的龙船竞渡,暗暗在心中叹了口气。

   湖广熟,天下足,作为天下粮仓之一,整个明朝末年从未饥荒过的省份,眼前的武昌府城江夏县,江面上千帆如梭,大街上熙熙攘攘,正是繁华似锦的年月,年轻的少男少女怀揣心愿嬉笑追逐,满眼都是王朝盛世的景象。

   他突然就有种不真实感。

   末世王朝的历史知识与眼前的繁华景象让他无所适从,彷徨间也看不到该如何唤醒和平生活中的人们,告诉他们十几年后即将到来的杀戮和毁灭。

   胡思乱想不知道多久,马车停了下来,目的地到了。

   江夏县的东门外,有座不高的小山,名叫洪山,山上有座寺庙,叫做洪山寺,据说十分灵验,香火旺盛。

   由于香客不断,洪山脚下便逐渐形成一个镇子,可以歇脚吃饭,还有贩售各种小物件的商铺。马车只能停在镇子外面的空地上,有专人负责看守,剩下的路需要步行。

   今日正是节日,上山的石板路上挤满了人,热闹非凡。

   陈友富、陈友良两位老兄弟在前面谈着生意上的事情,阮氏带着吉民和小桃在不远处挑香烛。只有小雨像放出笼子的鸟儿,在卖小首饰的铺子前欢快的撒娇。

   “那朵簪花好看!母亲,我可以买吗?”

   “这里的东西可比往日货郎卖的贵。”母亲赵氏拉着小雨并不松口,“回头再去集市上买呗。”

   “今日出来玩,何必拘束?”陈吉发笑道,把自己的银子递给小雨,“哥哥反正不用什么钱,拿去买。”

   “太棒了,哥哥最好了!”

   陈吉发笑了笑,赵氏有些责备的埋怨他。

   “看把你妹妹宠坏了!”

   “左右也宠不了几天了。”陈吉发眨眨眼,“往后该是她相公宠她了。”

   小雨脸色泛起绯红,赵氏也无奈的摇了摇头,便不再纠结这个事情了。

   陈吉发陪着母亲和妹妹又逛了片刻,很快顺着人流汇入上山的主路。

   这边商铺少了些,道路两旁是参天的大树,能看到远处半山腰上佛寺中的宝塔。

   路边的树荫下多了好些个乞丐,还有插草卖身的穷苦人。来往的香客大多不在意他们的存在,只有极少数善心人丢两个铜板给他们,往往会引起混乱的疯抢。

   陈吉发只觉得佛寺门口扎堆的乞丐和卖身人十分刺眼,有些人身患残疾,有些人皮包骨头。乱世里人命如草,这些可怜人只是乱世即将到来的小小缩影。

   他又要忍不住胡思乱想。

   突然,山路前方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两名高举令旗的骑兵冲了下来,高喊着:“楚王仪仗!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原来是楚王府的开路卫队。

   路上本来就拥挤,这两名骑士马速又快,香客们慌忙躲避,狼狈不堪。陈友富和陈友良两兄弟连忙带着一家人找了个树下空地,同许多人挤在一起。

   就在这时,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呼。

   陈吉发回头看,原来,是有个腿脚不便的老乞婆,躲避不及,竟然被开路的骑士撞到,摔出去好远,倒在地上生死不知。

   下一刻,有名满脸泥灰的瘦猴子乞儿便扑在那老乞婆身上,哭叫起来,撕心裂肺。

   撞到人的骑士拉住了马,看了看,又同旁的骑士商量片刻,此时,便见山路后方如林的旗帜和道牌,是楚王的仪仗过来了。

   两位骑士不敢耽搁,马鞭朝着陈吉发所在的方向一指。

   “那边几个男人,把她拖走!动作快点,若惊扰了王驾,便唯你们是问!”

   说完这些,骑士便扬起马鞭朝这边抽了过来。

   老爹陈友富惊惶想躲,陈吉发已经抬手挡了过去,瞬间钻心的疼痛从手臂传来,再看时已经满是血痕。

   周身几个陌生男人不敢怠慢,立刻跑上前,将老乞婆拉到路边空地,又合着老爹和堂叔,将那胡乱扑腾的瘦猴乞儿控制住,不让他乱动乱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