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争雄

第306章 义师勤王(二十五)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119 2025-03-15 23:06

  陈吉发并没有去查那个士绅,到第二天上午的时候,王捕头顶着秦时镜不善的眼神,到了陈吉发这里,低声下四的求见。

   陈吉发等的就是他。

   想必,昨天晚上这帮地头蛇已经商量出了一个结果。

   开头,王捕头先问了个问题。

   “大人真有把握扳倒布政使司的大员吗?”

   “没把握。”陈吉发坦诚相告,“甚至不敢保证朝廷真的会查这件事。但本官可以保证这些赚了差价的胥吏不会受到牵连。如果你们感受到威胁,就同我说,我会保障你们的安全。”

   王捕头有些失望。

   不过,这个结果好过两败俱伤。

   “本地的胥吏只想过安稳日子,但过境的上官都需要政绩。鲁信春这件事本身并不复杂,但确实是上面的人捅出来的窟窿,让本地的士绅帮着补了。为了弥补这些人的损失,才想了这么个办法。”

   “什么款项?”

   “修河渠的银子。”

   “你说……”陈吉发有些难以接受,“是高知府?!”

   “窟窿是他弄出来的,但知府只要政绩,钱粮并非他关心的事情。秦同知为大人分忧,也是为了中饱私囊,总共变现五万二千两,河渠缺口三万两,还有二万二千两,秦同知分了五千两,其余士绅胥吏分了一万七千两。”

   陈吉发叹息一声。

   这时代没有地税,只有国税。

   地方修路铺桥,大都是用捐款的方式来进行。

   但捐款这玩意儿吧,还得羊毛出在羊身上。

   士绅们不能白捐钱,你既然找士绅搞了政绩款,那么士绅搜刮地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纳捐的基本套路就是,士绅先出三分,百姓出七分,到时候交给朝廷一半,剩下一半,士绅分成。

   里外里,那些带头的士绅都赚了钱。

   通常情况下,这种做法不会引起官司。

   但由于这次的羊毛撸到了一个人身上,所以出现了点问题。

   而且,濮阳县的胥吏士绅显然没分到钱,所以那位县令的初审,实际上是在向府里示威。

   “这件事,秦同知打算怎么收尾?”

   “秦大人会与濮阳县令好好谈一次。昨晚,末吏同几个老兄弟也商量了,返给徐家那小子三千两银子,将这件事了结掉。大人若同意,这点心意您就拿去添些过冬的炭火。”

   王捕头说着,递上一千两的银票。

   对于一个县里的胥吏来说,这可是大手笔。

   不过,考虑到他身后的那些士绅,也就不足为奇。

   陈吉发摆了摆手,对他说:

   “我不要钱,这件事我同意私下解决,就此结案。但是有关卷宗,我会单独封存。对你们的要求就一个,支持本地农会、商会的建设。”

   王捕头有些惊讶,难以理解陈吉发的决断。

   “你去吧。另外,这件事你们同秦时镜说了吗?”

   “没有、没有。您同意了,我们才敢跟同知大人报。不然他老人家操心,怕是很多事更被动了。”

   “嗯,那就不要报了。你且去吧。”

   王捕头拱手准备离开,陈吉发见他没拿走那张银票,叫住他。

   “等等,银票拿走。你要慢慢适应我的做事风格,说了不要银子,就是不要银子。说了让你们配合我,那么,不配合的结果就很严重。很快您就会知道了。”

   王捕头心中惴惴,但还是将银票拿走了。

   出了值房,他看见推官带来的那个年轻捕快正在同姚昌华说话。

   老姚看起来也很紧张,见他出来,一脸的关切。

   “咋样?”

   “你家官爷,你自己去问。”

   “诶,老王?!”

   “结案了。”王捕头无奈回头,“这事儿别再提了。”

   两位本地胥吏说话的功夫,赵坤兴进了陈吉发的值房。

   “把这封信连夜送到京城,麻烦坤兴哥亲自跑一趟。让熊庆芳找个御史,弹劾张其平御下不严,高凤翔为求政绩,劳民伤财。此事千万保密。”

   做这样的事,其实陈吉发是有些心理负担的。

   毕竟,高凤翔是个很开明的官员,对他也多有支持,还能够接受合作社的各种学说,十分难能可贵。

   但这件事是个非常好的契机,他不想放弃。

   而且,高凤翔在这件事里,也的确有处事不当的责任。

   如果今后两人再有其他方面的合作,多多补偿吧。

   处理完这件事,陈吉发还未来得及歇口气,就等来了找晦气的季闻道。

   那人毫不客气,直接到租住的院子,让刘氏给他倒茶,然后坐在屋檐下边喝茶,边观察蒙古主仆三人。

   这番举动自然是冒犯了贵人,伊勒德已经在爆发的边缘了,如果不是陈吉发回来的早,估计已经将那个没礼貌的小子扔出去了。

   “嘿!小子!”季闻道见陈吉发回来,主动打招呼,“你这里不错呀,舒适美满,工作轻松,就问你,天天弄些线索来支使本官,你心里有愧无愧?”

   “毫无愧疚,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黎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