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争雄

第275章 招安 shuhaige.net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065 2025-03-15 23:06

  陈家人叩谢皇恩,然后给钦差包了红包。

   推搡几回,那翰林还是收了。

   数额也不算太大,二十两银子,聊表心意,相当于这翰林半年的俸禄,也不枉他跑一趟江夏。

   陈吉发被授官,最开心的是陈吉发父母。

   年纪轻轻,进士出身,得授正七品的文官,足够光耀门楣。

   宣旨之后,父亲陈友富多少天别扭的脸色总算露出笑容,一张脸满是褶子,红润有光。

   陈吉发本人有些无奈,因为大名府这位置虽然比江夏靠近宣府一些,但是近的有限,中间还隔着京师,若是想要北上,关防重重。

   而且,那地方靠近京畿要地,比在江夏,做事要受许多约束,肯定不会那么方便。

   送走钦差,陈吉发先把喜鹊儿的事情往后放,日夜兼程先去了襄阳,拜会卢象升。

   这会子,幕府的僚属正在收拾行囊,许德士先恭喜陈吉发,然后带他去见卢象升。

   这位儒将得了空闲,正在后院读书。

   “中丞雅兴!”

   “怎的又来?不在家准备行头?”

   “还早得很,又不是急缺,家中又只有学生一位独子,多尽些孝心,三月内上任即可。”

   “子安做事向来计划周密,步骤分明,在家拖三个月,可是有什么谋划?”

   “哪能?”陈吉发笑了笑,“只是从此少了幕僚身份,再为大人做事,怕是要隔了一层。”

   “有何关系?”卢象升不以为意,“你为进士,本就不该长做僚属。大名府是老夫故地,还有些人脉在,回头给你几张帖子,你去拜望,于做事多有助益。”

   “其实学生更想跟着大人做事。跟着大人,能平寇安境,那劳什子推官做的没劲。”

   “子安莫要胡言。已经有了官身,便不能信口开河。如今天下纷乱,正是用人之际。你好好做事,莫要三心二意。此前江夏所行之法,你在大名府尽管推行,本官去了宣府,也会大力屯田,充实军资。”

   “学生受教。”陈吉发起身长揖,“中丞出发前,还有些农具、种子赠与,烦请派人去江夏护运。”

   “子安有心了。”

   卢象升将陈吉发送出门,又勉励他几句,陈吉发与之依依惜别。

   历史到现在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

   陈吉发也不知道,在崇祯九年满清入寇的这个档口把卢象升弄到宣大是好还是不好。

   但他觉得,英雄总需要舞台,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毫无风险。

   能在崇祯九年的这个夏天,为即将到来的民族浩劫做些事情,尽量挽回损失,已经是陈吉发目前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了。

   三月中旬,陈吉发带着喜鹊儿再次进山,与邢红娘碰了面。

   还是原先那间客房,只是如今红娘子客气了许多,方才上山,就有人迎接,上了悬崖,便看见她本人在校场迎接,身旁站着男男女女,都是营中头目。”

   大家进了屋,围坐在一起,红娘子问,丫头回答。

   “去江夏,他们待你好吗?”

   “好,吃喝都好,睡的也好。还有个姐姐叫小雨,带着喜鹊到处转,听戏,看曲,还去工厂参观,好大好大的房子,里面的姐姐数不过来!”

   喜鹊满脸的欢悦骗不了人,叽叽喳喳的,真像个报喜的小雏鸟。

   “他们有没有限制你行动?”

   “不曾。哪里都去得。小雨姐姐还带喜鹊坐了大气球,可以飞的比山高。还去看了炼铁,好大好大的炉子,倒出来的铁一次可以装满两个水缸那么大的池子!还去了学校,好多弟弟妹妹都在读书。”

   邢红娘听得动容,她拉起喜鹊儿的手,郑重道:“喜鹊,你是姨收养的,你说真心话,是想和姨自由自在的待在山上,还是从此去江夏住?”

   小丫头急了,连忙摆手。

   “喜鹊不离开姨。不过江夏是真的好。姨和喜鹊一起去享福吧……”

   邢红娘嘴角一抹苦笑。

   “哪有那么容易?自古造反,没有回头路的。”

   “其实也容易。”陈吉发笑道,“把江夏的生活搬到山里来就是了。我们帮你们搞建设,帮你们在山里耕种、发展,把生活过好。你们帮我们约束流民,不允许袭击周边的府县。只要您能做到,我会向池、安巡抚史可法大人陈情,允您在山中驻扎。”

   “哼,当官的话,老娘一句不信。”

   “不信也没关系,您看,我们这次来,除了再给您五十条土铳,还带来了农具、种子,我们还有农业技术员在外面,回头帮您在这片山地里开垦梯田,围蓄池塘,种植果树、药材。您不需要相信我,只要相信我们都认为勤劳能够致富,只要相信我们都认为大明的百姓就该安居乐业,只要相信我们虽然道路不同,但心存善意是相同的,这就够了。”

   这就叫做凝聚共识,保留分歧。

   陈吉发用朴素的语言告诉邢红娘,只要还秉持着向善的心,踏实过日子的心,双方就有合作的可能性,路就还没有走到尽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