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争雄

第410章 宰执天下(二十四)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031 2025-05-09 19:03

  陈吉发看出了妻子的心思,他从身后搂住郡主,耐心解释。

   “我对淑济没有男女之情。她救过我,我也救过她。算是过命的交情。无论她对我有没有感情,我与她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所以,我从来没有对她有任何非分之想。”

   “你……不用解释。”

   “说出来让你安心。另外,我之前想过让圣上纳她为妃,但礼部这一关就没有过。察哈尔蒙古其实是非常好的盟友,但朝廷从未正视过他们。”

   郡主心情好了许多,她转过来,正面对着陈吉发,两人之间的距离能够感受到彼此呼吸的温度。

   “放心,我不是小心眼的人。夫君身居高位,需要用联姻巩固权势,这是必然的事情。只希望你能提前与我商议,不要欺瞒。”

   陈吉发笑了笑,抚弄着妻子的长发,轻声道:“没有什么是必然的事情。休息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这么晚了,还出去吗?”

   “要去巡营,白日里光顾着和蒙古人联络了,还没来得及去看看。”

   “我能一起去吗?”

   “你累了,先休息。后面几天要行军,会很疲劳,养精蓄锐才能跟得上。”

   陈吉发起身出了毡房,郡主心中又不开心了。

   不过,她也知道,这个男人身上有太多的事情,不可能无时无刻的陪着自己,能抽时间回来向她解释,已经殊为不易了。

   四日后,陈吉发会同格日勒突袭了翁牛特部,迫使其归降称臣,改回原名兀鲁。

   格日勒要求归顺的兀鲁部将女儿附带五千户嫁妆嫁给他的儿子齐格契。

   原本逃亡的兀鲁残部济农哲布和他的儿子卓力格图听到这个消息后赶了回来,为了分化瓦解兀鲁部,便于加强统治,陈吉发建议格日勒收留了两人,并将兀鲁部的部众给他们分配了二千户。

   解决了兀鲁部的问题后,大军于四月初继续北上,连续征讨归附清国的克什克腾和乌珠穆沁,并将其部众按照此前的方法进行分化,以保证阿喇克绰特部的绝对领导权。

   由于兀鲁、克什克腾、乌珠穆沁本来就是林丹汗麾下较为忠诚的部众,对这三个部族的征讨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但到了四月中旬,征讨敖汉部的时候,后者将察哈尔的异动传递给了皇太极,并向科尔沁蒙古和临近的奈曼部提交求援信。

   敖汉部和奈曼部是最早同林丹汗决裂的蒙古部族,与察哈尔本部诸部族之间矛盾较深。

   对付这两个部落,原本的分化瓦解策略不适用,必须用一场无可争议的军事胜利,让那些反对派彻底畏惧。

   陈吉发在行动前让格日勒召开了各部族的大会,宣布了征讨奈曼、敖汉两部的决定,并且,承诺新的察哈尔蒙古将尊奉黄教,尊重各部贵族的私产和传统。

   黄金家族将与漠西蒙古和罗刹人决裂,完全遵从于蒙古人自己的利益。

   这些宣言是蒙古各部贵族希望听到的,实际上,当初皇太极就是靠这些政策让蒙古贵族抛弃林丹汗投靠他的。

   此外,皇太极在分化瓦解蒙古人的过程中,还多次用到联姻、迁土,调解草场纠纷等各种办法,陈吉发全部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不仅让蒙古贵族看到了希望,而且条件更加优渥。

   汉蒙大军三万余人在克什克腾誓师,沿着西拉木伦河向东,直逼昭乌达(赤峰)。

   这次行军相当于捅了清国的后腰,身处锦州的皇太极立刻紧张起来,做出反应,命令蒙古八旗立刻北上,支援敖汉、奈曼部。

   同时,邀请科尔沁部派兵参加战斗,承诺其战利品私有。

   此时,驻守昭乌达的是喀喇沁部族,他们为了躲避灾祸主动向南撤出了牧场。

   陈吉发没有派人去追逐他们,也没有杀死牛羊和散居的牧民。

   但是到了敖汉部的草场,他便下令将部队分为小股,肆意劫掠部众,人口牲畜,全部掳走。

   敖汉部被迫大部东迁,与奈曼、科尔沁和皇太极派来的援兵汇合。

   这个时候,由于敌人处于内线作战,锦州距离敖汉部只有区区二百公里,而陈吉发却距离察哈尔故地足足七百公里。

   双方的补给线和人员数量都是满清占优,若是强行进攻,肯定会得不偿失。

   陈吉发写信给屯驻宁远的洪承畴,写清目前的战略态势,请他出兵进攻围困锦州的清军,同时承诺李平寇的东江营会提供支援。

   但这个提议被洪承畴拒绝了。

   理由也很简单,他认为,即便目前锦州正面的清军只剩下了六万余人,但都是八旗精锐,明军与其野战,不一定能占得上风。

   此外,明军行军路线狭窄,只能沿着海岸线运动,但清军骑兵在辽西平原纵横驰骋,二百公里的距离不过骑兵两日行程,在战略主动性上看,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搞不好牵制不成,反而会被对方各个击破。

   陈吉发无从反驳洪承畴的判断,毕竟,自家的队伍自家最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