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争雄

第243章 苏松行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047 2025-03-15 23:06

  王铁柱是陈吉发派来的,在江夏的时候,跟在陈吉发身边,总社的人同他都熟,因此,王绍康也不好当面顶撞,只闷闷道:

   “忙倒不怕,咱们都是盼着合作社好的。之前吉民哥带着我们,也是每日忙碌,才有南京合作社今日的规模。”

   “嗨,他边读书边管事,到底还是精力不济的,而且他学得还是夫子们那套,不比我们这些上了学堂的思想新。往后咱们的步子要大一些。”

   王铁柱说了这些,又拍了拍王绍康的肩膀道:“你是我族弟,往后要多多支持我。”

   王绍康毕竟是个十四岁的少年,听了这番话,心中已经厌恶至极,到了爆发边缘。

   他强忍着恼怒,咬牙道:“小叔先忙,石头还有事,回头陪您聊。”

   王铁柱见着王绍康不买账,也不恼,只勾嘴笑了笑,便放他跑了,心中琢磨着该如何整顿立威。

   他是苏家湾学堂第一期的老学员,那个时候,还是叫做合作社夜校,白日里请了先生教授佃户子弟学认字,晚上与合作社的那些头头脑脑们一起听陈先生或者宋小姐讲课。

   上课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班次严明,都是自愿来听,大家围坐一起,互相讨论,与其说是正规上课,不如说是思想碰撞。

   合作社发展得很快,不过几个月时间,陈公子就又专门拨了银子,扩建夜校,正式成立了苏家湾学堂。

   学校变得正规起来,他们这些孩子也有了正规的课程。

   不过,王铁柱总是忘不掉最初的那几个月,他一个佃农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了那么多的管理者,第一次听到了天下大治的道理,震撼非常。

   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跟着陈公子,成为合作社体系最坚定的践行者,用富民治民、民生民权的路子,去实现心中的大同世界。

   不过,当时合作社的那些理论、学说,都还只是在内部交流,都还是用泥腿子能听懂的语言去阐述,很多人对此是有些不屑一顾的。

   直到今年,陈公子成立了金口书院,开始正式对外出版理论着作,这些原本讲给学子听的理论,才慢慢向外传播开来。

   王铁柱来了南京,正感觉自己可以大有作为,在这帝国陪都,宣扬合作社的声名。

   不过,南京分社这边,原本是陈吉民管辖。

   陈吉民作为陈吉发的堂弟,其实并没有上过苏家湾学堂,请的夫子,也是外面的儒生,未来,是打算走科举道路的。

   陈公子在某次私下里解释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现今阶段,只有陈家人和外部盟友们尽可能的多从明帝国争取政治资源,才能更好的营造合作社和平发展的环境。

   但王铁柱认为,这多少有些对外妥协的意思了。

   以合作社如今的实力,应该稍微大胆些,就像他在大冶做的那样,将工人、农民都发动起来,连县令都不怎么放在眼里的。

   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他自己的人。

   王绍康本来是个很好的对象,不过那小子现在对他还有些别的看法,只能慢慢争取。

   王宝珠是陈吉发的妾,而且王铁柱不怎么看得起女人,这也是他觉得陈吉发的政策中最难理解的地方,重用那么些女人做什么?

   陈吉发总说夹带无人,那些青楼歌姬、世家女子都识字,能争取要尽量争取,甚至金口书院的山长陶樱都是个女人。

   可王铁柱觉得,现在每个分社都开了夜校,还有学堂的年轻人,没必要像过去那般重用女子了。

   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打算与王宝珠配合什么,给她管好女工就是了。

   至于剩下的人,他没什么顾忌,准备拉打结合,迅速建立威信,好放开手脚做事情。

   王铁柱这样琢磨着,在南京分社里里外外晃荡了两天,与那些中层管事基本都聊遍了,只等一个机会。

   这机会很快就来了。

   十月初五,陈吉发走访南京诸位大人,又与各商会送上拜帖,预定好十月底的展销会后,就带着陈吉民,约了侯玄演,往苏州、松江方向去了。

   王铁柱立刻组织分会召开全体会议,开始了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不提王铁柱那边的小心思,陈吉发带着弟弟,去苏州、松江,除了联络士人、商贾之外,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为陈吉民的婚事。

   堂弟看上董小宛,是陈吉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过也能理解。

   南京分社与苏州的生意往来密切,与苏州的绣坊有生意上的往来也不足为奇。

   董小宛的父亲今年春天病重亡故,外面的许多货款收不回来,又欠着钱庄的银子,她母亲于是出来掌家,哪知道却被底下的奴仆骗了,一时间绣庄濒临倒闭,讨债的上门,母亲也怒极攻心,一病不起。

   陈吉民认识董小宛,就在今年初夏。

   那时候,陈吉民正与苏州布业的在酒楼吃饭,就看到个娇俏的小娘子寻了来,苦苦哀求隔壁桌上的客商,求他再宽限几日筹钱,那人也是歹毒,便劝说姑娘留下来陪酒,喝一杯,免一两银子的欠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