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争雄

第329章 权臣祸国(十五)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078 2025-03-28 11:46

  季闻道展开,是给他升官的圣旨,锦衣卫中左所千户,把前面的那个“副”字去掉了。

   他咧嘴笑了笑,这的确是件好事。

   “行呀,叫几个哥们一起。”

   这段时间每日忙碌,季闻道也好久没出来放松了,于是便叫了人,找了个僻静的院子,与众兄弟们喝酒庆祝。

   席间,吴邦辅对他说:“你可能马上又要去南边。皇上对江夏的那个合作社越来越不放心,怕它成为东林或者复社。”

   季闻道心情复杂,对吴邦辅说道:“能换个人吗?陈吉发有恩于我,且此人实力强悍,查他未必是件功劳。”

   “为兄知道,但这次事情与厂公和钱阁老有关,咱们躲不开。”

   季闻道心中咯噔一声,暗道,还是来了。

   朝廷上的风向,他们这些天子近卫最是清楚。

   而且,比起皇帝本人,北镇抚司作为掌管诏狱、稽查的专门单位,对大臣们之间的动向更加清楚,也就对朝廷中的斗争形式,更加清楚。

   事情的缘由,出在温体仁身上。

   温体仁上位,靠的是崇祯的崇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伪装成“孤臣”,只听崇祯一人的话。

   但这个伪装,在东林党持续不断的攻击下,正在慢慢露出狐狸尾巴。

   而且,崇祯九年东虏入寇,兵部尚书张凤翼自杀之后,崇祯皇帝本人也开始质疑温体仁了。

   到去年底的时候,江西进士傅朝右在家闲居时,得封刑科给事中,因为那时张献忠的兵马正堵在庐州,所以傅大人和陈吉发一样,以道路难行为由,拖延进京时间,到了今年初才来上任。

   这傅朝佑是谁呢?

   是东林三君子邹元标的学生,铁杆的东林,是温体仁的老对头了。

   他延期到京,就给温体仁借题发挥的理由,将他贬官外放。

   结果,这老头是个倔脾气,拒不离京,还上了道折子,历数温体仁六大罪,递到了崇祯眼前。

   皇帝震怒,将傅朝佑下狱问罪。

   温体仁惊出一身冷汗,对东林党的恨意更甚了。

   而这个时候,他听说钱谦益已经结束丁忧回京,傅朝佑弹劾他的事情,便是其在后面授意的,立刻就不淡定了。

   钱谦益这个人早年是很自私卑鄙的小人。

   崇祯元年第一次庭推阁臣,他做手脚把温体仁和周延儒从大名单中拿了出来,将自己放了进去,得以入阁成了首辅。

   若不是崇祯皇帝对东林党本身有意见,要求重新推选,也许钱谦益的那次小动作就得逞了。

   后来,周延儒、温体仁相继当了首辅,对钱谦益以及东林党大力打压,那帮人安分老实了几年。

   但崇祯九年建奴入寇,兵部尚书张凤翼自尽,东林党再次将矛头对准了温体仁。

   现在,既然出了这么个大事情,温体仁与东林党之间的矛盾,就不能如此简单了结。

   于是,他想了个招数,让亲信张汉儒捏造证据,举报钱谦益、瞿式耜圈占民田,贿赂买官等数条罪状,想要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

   起初,这事情办的挺快,钱谦益和瞿式耜下狱问罪。

   不过,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曹化淳与文官关系挺好,钱谦益与他有些私交,于是便托人向曹公公求援,希望洗脱冤屈。

   张汉儒知道了这件事,立刻向温体仁报告,温体仁心想,正好曹化淳平日里总是与他不对付,如今宦官结交外臣这种最让崇祯忌讳的把柄抓在他的手里,岂有不利用的道理?

   于是将曹化淳一并参了。

   曹化淳是啥人呀?

   东厂提督,锦衣卫的顶头上司,论栽赃陷害,查证案情,朝廷上下,有人能比他更厉害吗?

   显然是没有的。

   曹公公自请立案,彻查此事,崇祯皇帝同意了,于是,吴孟明、吴邦辅父子就奉旨开始彻查温体仁、钱谦益和瞿式耜的事情。

   按照历史上的轨迹,这事情也就查了个把月就水落石出,不过,由于陈吉发之前拜访钱谦益的时候,与他有些合作,办了个《虞山学刊》,还有提成分红啥的,每年竟然有几百两的收益。

   查案的东厂番役沿着这条线索一查,发现《虞山学刊》现在成了苏州、松江士子争相投稿的热门刊物,其中观点强调“致用”,强调“富民”,很得商民追捧。

   而这期刊的承办方,却是一家江夏的会社,叫做江夏合作社,在南京也有分社,同许多士绅商贾都有合作,尤其在纺织、冶铁方面,几乎成了业内霸主。

   明朝末年,会社繁多,朝廷对于士子拉帮结派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但像合作社这种,不仅拉拢士子,还实实在在经营产业的会社,则非常少见,看上去像个商会与社团的结合体,这引起了查案番役的重视,将这件事单独写了个折子上报。

   吴孟明不想将钱谦益的事情闹大,他与曹化淳一样,都比较倾向于文官集团,再加上江夏合作社的事情,他有些印象,似乎此前查过次,因此将这件事压了下来,交给儿子再去查一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