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末争雄

第121章 范氏商队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2075 2025-03-15 23:06

  第二日天亮,李六的精神状态明显更好,做事主动,也没有那般低落情绪了。陈吉发看了眼佛前的香案,昨日的白面馒头旁边,又多了个硬邦邦的窝窝头。

   继续沿着河道前行,快到中午的时候,遇到了几顶帐篷,周围散落着十几个蒙古牧民,数十头牛羊马匹。

   陈吉发上前尝试沟通,对方看见他身上的棉甲马刀弓箭,很客气的过来搭话。但两人语言不通,对方只会最简单的汉语,加上手舞足蹈,总算让陈吉发弄清楚察哈尔盟的大概方位。

   还好,大略方向是对的。

   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过一个时辰后,便又遇到了其他人。

   眼前是望不到边的马队,打着“范记”商号的旗帜,正缓慢朝着察哈尔东北方向进发。

   这是山西介休范氏的商队。

   陈吉发远远的望着这支马队,没有立刻靠近。他敏锐的视力发现了商队护卫用的甲胄武器与李国柱他们很接近,都是用废旧的官军装备改制的。从这个角度讲,这批人要么有官军背景,要么干脆就是张家口守备派出来的。

   对方显然也看到了他。

   有名大胡子披着全身棉甲,带着四个人迎了上来,距离一箭远的地方勒马。

   “通州游商王记路过,好汉莫紧张!”

   李六先跑上去撒了个谎,底气明显比昨日足了不少。

   “某家东主不喜与人共途,你们赶紧走开。”

   “可我们赶时间。好汉通融,我们脚程快,上了正路就离开。”

   那壮汉没有立刻应,他看李六骑马和握兵器的姿势都不太专业,回头使了个眼色。

   “不要靠近,你们从东侧越过,某家不拦。”

   他的这些细微表情都被陈吉发收入眼底,他对于李六点点头,当先打马从东侧走。

   壮汉先让手下两骑远远坠着陈吉发他们,自己赶紧到商队中间,向东主报告。

   山西介休范氏,是有名的粮商。

   从前,淮阳盐商以粮食换盐引的时候,山西本地粮商主要同淮阳商人合作,往各路关口贩卖粮食,以换取盐引。但自朝廷废了盐引换粮的政策后,这些本地的粮商便开始独力从事边境粮草铁料走私生意。原本这些生意都是违禁杀头的买卖,但随着朝廷开不出军饷,宣府的官军对这些商队的东家都客气有加,他们不仅解决了军马来源问题,还解决了边军粮饷。

   范家,正是乘着这股东风,将生意做大了起来。

   此外,崇祯五年,后金兵犯张家口,守军以贿赂敌将之名,暗中默许了后金军队在张家口采买补给品,事实上,相当于这批走私商人关键时刻还能充当议和大使,保边军将领地位人头,因此范家同其他山西商人在张家口的生意,也就成了地方军阀的白手套。

   这是明末朝廷的财政状况决定的。

   不走私,边军将领连私兵都养不起,更遑论奢华富贵的生活了。不走私,朝廷不发军饷粮草,与后金死磕只能是身死族灭,他们别无选择。

   所以,范家一直以来做这项生意,其实都是与边军将领勾结,在当地只手遮天。

   但毕竟是不能见光的生意,崇祯七年的地方军阀,实力还没有强大到不怕朝廷来查的程度。因此,范氏对商路附近的风吹草动十分敏感,尤其是从京师来的人。

   陈吉发一看就是个书生,又自称来自通州。那侍卫又不专业,看着就像是哪个私访的朝廷命官。

   范氏商行的东主,如今正是后世满清皇商的先祖范永斗。此时,他不过是个二十五六岁的粗鄙武夫,身着重甲,手提长刀,背着火铳弓箭,带领着整个马队的生意。

   络腮胡子将看见陈吉发的事情与范永斗报了,这位年轻的东家只片刻思索,便做出决定。

   “俺这趟出来隐秘,两边的贵人严令不得走漏消息,不管是真假游商,但凡让他到了察哈尔盟,极易泄露军机。军国大事,不容有失,你带几个人去,将他们做掉。”

   络腮胡子领命,点了一队人马分兵向东。跑出十余里,便遇到盯梢的人折回,竟只有一个。

   “你的伴当何在?”

   “死了。”那年轻的斥候面露惧色,“没看清如何出手,只听破空尖啸,脑袋便开了瓢。”

   络腮胡子皱眉,听起来像是抬枪。

   “可听见火器轰鸣?”

   “绝对没有。只看见对面抬手,似是弹弓。”

   “弹弓?”络腮胡子不信,哪有如此威力的弹弓?

   “还能找到他们吗?”

   “只能试试。他们虽道路不熟,方向却总是能跑对,且顺着水草跑,有动物的痕迹掩饰,更难追踪。”

   络腮胡子眉头紧蹙,他意识到了危险。那侍卫在马背上并不专业,但显然有其他过人之处。这么看来,是朝廷派来的暗探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可别是东厂的番子!

   然而,这一追就追丢了方向,等最终放弃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络腮胡子不得已,带着人马回去复命,等与大队汇合的时候,察哈尔盟外面的行营已经遥遥在望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