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176章 你怎么知道万宝阁

  张宅。

   从东关街回到主家,方圆兴致相当不错。

   有了雪花盐,他自信可以做出让少奶奶满意的清粥来。

   他小心翼翼地将装着雪花盐的玻璃瓶拿出来,准备找个安全之地藏好,省得被其他人碰碎了。

   可他没来得及找好藏盐之处呢,厨房外便传来了脚步声。

   “方大厨,我家小姐今晚想换换口味,就做缕子脍吧。”

   “另外之前的清粥都有苦涩味,还望方大厨要格外注意下。”

   前来传话的人,自然是张家少奶奶的贴身侍女‘小荷’了。

   “知道了。”方圆无奈地点了点头。

   心里却是有些不爽快,暗道:少奶奶可真难伺候啊。

   我刚买回来盐准备煮清粥,你就换口味了!!

   缕子脍乃扬州名菜,需要将鱼肉切成细丝后再细心烹煮。

   作为江南水乡,扬州的水产特别多,因此相对应的烹饪方法也五花八门。

   唐人贺知章亦有诗写江淮水产:“钑缕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缕子脍这道菜,通常不会加入过多的调味料,以求保持食材的原滋原味。

   而在这种清淡的菜肴中,食盐中的苦涩味就会影响到口感。

   “我用上了雪花盐,这下你总找不到茬了吧!”

   方圆将盐罐藏好,转身就出门去采购活鱼。

   这种菜必须采用鲜活的鱼,现杀现烹才行。

   与此同时,张宅后院。

   王木匠领一大群木匠正在修葺屋顶。

   此时的扬州春意暖,百花盛开,芬芳扑鼻,但也时常会烟雨朦朦。

   这种天气,也是修葺房屋的旺季。

   而作为包工头的王木匠,也承接了张宅的修葺工作。

   “你们都手脚麻利点啊,估计明天还得下雨。”

   “若是今天修葺不完,张员外不高兴了就麻烦了。”

   “今天什么时候把这里修葺完,就什么时候下工。”

   王木匠依旧那般雷厉风行,却并没有为难手下的工匠。

   此时的他,正撸起袖子和手下的那些泥瓦匠一起干活。

   他们修葺的后院房屋,正好离厨房比较近。

   “咦,什么东西这么香?”

   兴许是真饿了,一股香味飘过来,大家的肚子都情不自禁地开始抗议。

   “咦~那不是张家后厨吗?”

   “老方那家伙,在做啥好吃的呢?”

   王木匠进过张宅无数次,自然清楚房屋布局。

   咕噜噜—!

   他的肚子也不争气地叫了起来,“你们等我会儿,我去看看。”

   王木匠和方圆私交不错,经常一块儿喝酒吹嘘。

   这小香味儿刺挠的,让他忍不住想找方圆约一顿下酒菜。

   循着香味,他很快就从后院来到厨房。

   远远看去,他就看见了正在聚精会神烹饪的方圆。

   “老方啊,你这是做啥好吃的呢?”凑近一看,王木匠的肚子更饿了。

   “咦~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买到了雪花盐?!”

   方圆微微抬眸,正愁没处嘚瑟呢。

   老王:“???”

   他挠了挠耳朵,真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问你做什么好吃的…

   你回答我什劳子的雪花盐?!

   不过…这雪花盐似乎有些耳熟啊!

   稍微一想,他便反应过来,“东关街的万宝阁开业了吗?”

   好嘛!

   这下轮到方圆懵逼了,“你…你怎么知道万宝阁的?”

   老王咧嘴一笑,难得装了一会,略显桀骜地说道:

   “废话,万宝阁就是我装修的,我还能不知道?”

   “我记得杨掌柜还说,万宝阁不仅有雪花盐出售,很快就会有玻璃镜到货来着。”

   话音刚落,厨房外便传来一声惊呼:“什么?你说玻璃镜?!”

   两人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所吸引,这才注意到侍女小荷。

   “这位师傅,您刚说的可是扬州有玻璃镜出售?”

   张家少奶奶是从长安嫁过来的,自然是听过玻璃镜的大名。

   之前她家小姐千方百计想要托人购买,可数次未果。

   却不想突然听到这等好消息,小荷怎能不惊讶。

   “是啊!杨掌柜是这么说的。”老王点了点头。

   “在哪里?”小荷又有些不敢置信,问道:“师傅,你不会是说笑吧?”

   见小荷眼神中带着三分炽热七分质疑,王木匠也是有些不爽 。

   但又知道得罪不起张家少奶奶,便摆了摆手,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自己去看看便知。”

   “那家店铺就在东关街,王氏盐铺对面,名叫万宝阁。”

   顿了顿,他又好心提醒道:“我听杨掌柜说,玻璃镜应该就这两天到货。”

   “但万宝阁不仅在扬州有分店,金陵也有,所以…分摊到扬州的份额应该并不多。”

   “你们若是想买的,可要赶快下手了!”

   闻言,小荷双手攥紧手绢,脸色猛地一白。

   她家小姐最近心情很不好,就和买不到玻璃镜有关。

   如今有如此良机,怎能错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