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265章 花样百出,狙击开始

  董家夫人顺着话问道:“这棉布,裁剪制衣服的时候,前襟后襟是否可以直接一体剪成?”

   董氏女红很不错,丈夫以及孩子的衣物都是她自己亲手做的。

   因此,做衣服的各个步骤、细节,她都了如指掌。

   王春花稍微那么一说,她立即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弊。

   “没错!裁剪成型后靠线缝合在一起就可以,如此一来,做衣服省时省力还美观!”

   还有自我补充的,王春花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一旁董夫人直接开口问道:“妹妹,那这棉布卖多少钱一匹?”

   “本来呢,按照定价这棉布是要卖20贯钱一匹的…”

   “但谁让咱们一见如故呢,所以妹妹我做主,给你个内部员工福利价,只要16贯钱一匹。”

   “好!给我来三条内裤,两匹棉布!”董夫人也是个爽快人,一口应下。

   “好的,立马给我姐姐包起来。”王春花冲手下姑娘使了个眼色。

   那些姑娘们也不得不佩服王掌柜这张嘴。

   明明原价就是16贯钱一匹,居然还能绕这么一圈话下来。

   关键是,那董夫人似乎真觉得自己捡到大便宜了。

   这张嘴,忽悠起来连女人都顶不住!

   买了棉布,董夫人便回到家里,开始干起了女红。

   有了棉布的加持,董夫人只感觉效率高了不少。

   而且由于前后襟一整块,也为她节省了一道缝线的工序。

   只用了一天不到,她就将衣服给制作好了。

   做好了新衣服,她立马让女儿试了试。

   董家女儿适应能力很强,还去大唐北方学院学厨艺。

   这短短几天,她就认识了不少有同龄人。

   由于大家都是住在灵椿苑的,今天就带人来家里串门了。

   当女儿换上一身新襦裙出来后,立马就把大家的眼睛给吸引得死死的。

   而那半臂襦衫搭配着裥褶效果的襦裙,更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哇!你这身襦裙好别致,似乎是…一体的?”

   众女眷围着仔细观看,那位妇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谁都喜欢被夸奖,董夫人心情立马大好。

   脑子里又浮现出王春花那一声声‘姐姐’。

   这一刻,她好像有些迷失自我了。

   于是情不自禁地帮着推销起来,“嗨,这是万宝阁的布匹做的,还叫什么‘棉布’勒。”

   “这棉布不仅面料宽,还是以白叠子为原料制作的,手感特别舒适。”

   那妇人也是一惊,亲自上手体会了一下手感。

   柔软、亲肤、顺滑…

   总而言之,汇聚成两个字:好布!

   “竟还有这样的布?那以后岂不是做衣服方便多了?”

   “就是的呀!”

   “哎~万宝阁是不是蜀王府的产业?已经开业了吗?”

   对于在灵椿苑买得起别墅的人来说,蜀王府的产业他们都不陌生。

   而作为蜀王府麾下的王牌产业之一,万宝阁之名更是如雷贯耳。

   董夫人微微颔首,“昨日刚开业的,生意非常火爆呢!”

   “那我也得赶紧买一匹去。”妇人已经迫不及待了。

   万宝阁。

   经过昨天一天的暖场,这新奇的棉布很快就爆火了。

   实际上,这20贯钱一匹的棉布价格已经算的上昂贵了。

   在贞观五年,一石米不过才值一匹绢帛的价。

   嗯,也就是三百文左右。

   若是按照物价折算,大唐一石米相当于后世的80公斤左右。

   80公斤也就是160斤,后世最便宜的大米也得2块多一斤。

   也就是说大概值320元钱。

   一文钱粗略按照一元来计算,一贯钱那就是1000文。

   也就是说,这一匹棉布,折合成后世的价值。

   就是:一匹棉布卖2万元左右。

   啧啧…但物以稀为贵。

   谁让棉布在大唐就是稀有物品呢?

   它就值这个价!

   “给我来两匹棉布,要青色的。”

   “我要紫色的,给我来个三匹。”

   “我要做襦裙,要一匹红色的。”

   初唐妇女的装束还接近隋代,平时一般多穿小袖长裙,半臂常常外穿。

   但是麻布穿起来舒适感很差,如今有更强的棉布,这些人自然是愿意接受了。

   尤其是,他们都还是不缺钱的主!

   一时间,每个销售员都忙的不可开交。

   而王春花,更是收钱收到手软。

   ……

   俗话说的好。

   生意总量不变,只会转移。

   与万宝阁的门庭若市不同,卢氏布庄就略显冷清了。

   店里的布匹销量在一个小高峰之后,立马就走了下坡路。

   “怎么回事,昨日怎么只卖出去了不到10匹麻布?”

   “前几天都是上百,销量怎么会降得如此厉害?”

   店里生意火爆,卢旺达前几天也累得不轻。

   为了犒劳自己,他这几天都泡在榭香阁。

   是的,榭香阁并没有直接歇业。

   它依旧扮演着一个隐秘角色:蜀王府情报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