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216章 他们有脊梁之姿啊

  王玄策等人此时就在主席台一侧站着,能纵观全场。

   看着牧民们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模样,

   众人都忍不住暗自感慨。

   此前殿下说出‘统治草原其实并不难’这句话的时候,

   其实他们心里都是持保留意见的。

   毕竟以史为鉴,

   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之间的信任一直很薄弱。

   往往是中原王朝强势,他们就卑躬屈膝,假意臣服。

   当粮草不足的时候,该劫掠依旧劫掠,毫无情谊可言。

   若中原王朝虚弱,他们必定会趁火打劫。

   这样的刻板印象,早已经深入人心。

   当然这也是事实,根本无需辩驳。

   可现在才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已经从不少渠道得知。

   草原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为殿下立了长生牌位。

   可见这些牧民们对蜀王殿下到底有多信服。

   此时他们才明白,殿下那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你把百姓放在心上,百姓把你高高举起!”

   是啊。

   牧民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性格也大多是淳朴的。

   你把他们放在心里,他们定会把你高高举起。

   而牧民们在此前本就归属感比较薄弱,根本没有民族概念。

   殿下此时就给他们灌输:你们就属于中华民族。

   若干年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就会刻进他们血脉中。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民族同化?!

   想必创立大唐北方学院,殿下也有这方面的初衷吧!

   牧民们情绪激昂的同时,李恪的发言还在继续:

   “农学院的第一批招生名额有限,当然要求也比较高。”

   “那是因为本王手头有个项目,急需种植水稻经验丰富的人才。”

   “只有这个项目研发成功了,诸位的粮食问题才能有保障。”

   “等第二批招生启动,欢迎有兴趣的牧民来报名。”

   这种话就是事先摊开讲才好,省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也担心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果然一听完,不少牧民都忍不住羞愧发声。

   “殿下,其实大可不必和我们解释这些,我们相信您。”

   “是啊,进不去农学院那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嘿嘿…您让我们放牧还行,种地还真有些高看我们了。”

   殿下是北疆的主宰,一生行事何须向他们解释?

   可殿下依旧这么做了,八成是怕他们这些人胡思乱想。

   他真的…太暖了!

   “殿下,吉时已到,该揭牌了!”

   就在这时,王玄策突然走上前来提醒道。

   古人对于祭祀等重大活动都看重,讲究一个仪式感。

   皇帝大多会请钦天监的官员来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良辰吉时。

   李恪对此并不理解,但表示尊重!

   黄道吉日倒是没了,良辰吉时总得赶上吧?!

   经王玄策提醒后,李恪也没再耽搁。

   缓缓走向主席台右手边,那里有一条红绸带。

   红绸带的一端在何时手中,另一端连着大门上的牌匾处。

   唰—!

   李恪从何时手中接过红绸带,稍稍攥紧,旋即猛地一扯。

   红绸顺势滑落,后方的鎏金牌匾便正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牌匾通体采用象征祥瑞的紫檀木雕刻而成。

   紫檀木不仅密度极高,还因其具有千年不腐的特性而深受贵族喜爱。

   牌匾正中央,‘大唐北方学院’六个鎏金大字在众人眼中熠熠生辉。

   而右侧留白处,落款的题词正是 ‘李世民’ 三个字。

   你要问从哪儿来的?

   还记得之前万宝阁那张题词吧?

   那上面不就有李世民三个大字么?

   至于‘大唐北方学院’这几个字…

   好歹是个皇子,从小到大难道还没几幅李世民的御笔了?

   什么?

   这犯了皇家忌讳?

   本王又没说这块牌匾是陛下题的!

   “居然是陛下题词,果真是权威认可啊!”

   “嘶~这是咱北疆人自己的学院!”

   “以后,阿娘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听听,这民族认同感立马就上来了。

   现在牧民们说话,谁还提‘东突厥’三个字啊?

   那都是用‘咱北疆人’的称谓!

   嗯~民族大团结,从统一归属感开始。

   揭牌仪式很快完成。

   在给牧民们灌了几口鸡汤后,李恪便动身离开了。

   并没有直接回郡守府。

   而是上了马车,转头前往农学院驶去。

   大唐北方学院的揭牌仪式并不是今日的重点。

   组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完成系统任务才是!

   ……

   农学院。

   老田并没有前往参加揭牌仪式。

   在他身侧,还站着六位老兄弟。

   六位老兄弟本来还有点犹豫的,但老田几句话让他们大为触动。

   “没有蜀王府,就没有新生活!”

   此话一出,六位老兄弟感觉自己白活了。

   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差点儿忘恩负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