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什么?让儿臣下乡?
这日,李恪还未起床,三金就匆匆来报:“殿下,王公公又来了。”
李恪起床气也上来了,“什么公公,我还母母呢!”
王德:“……”感觉受到了侮辱。
“啊这,殿下,王公公已经在门外了。”
吱呀—!
话音刚落,门迅速大开,穿着睡衣的李恪从门内窜出,速度之快,胜过后世峨眉那泼猴。
“早啊,老王!”手中的银子熟练地塞到王德掌心。
还瞥了一眼三金,暗骂道:
这怎么能叫王公公?这分明是王大爷!
王德:“……”
嗯,看在银子的份上,原谅你了。
三金:“……”
殿下啊,我都不好意思说你,羞不羞?龙抬头了喂!
“老王,父皇找我啥事儿啊?”
再瞧李恪脸上,哪里还有困意?笑呵呵的,脸皮忒厚。
“殿下,老奴来传陛下口谕,让殿下速去太极殿。”
“这不是刚下早朝吗?找我干啥?”李恪撇嘴。
这几天他慌称病,就是不想让李世民找他麻烦。
可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该来的还是来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李恪恍然道:“不会是长孙老贼又出什么馊主意了吧?”
此话一出,噎得王德额头的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作为李世民的心腹和贴身太监,王德也算见多识广,接受能力很强了。
可他发现,蜀王殿下似乎每次都能瞬间突破他的阈值…
殿下!这话要是传出去,估计又得挨军棍了。
“殿下,慎言!”
李恪盯着他眨眼,意思很明显:内幕消息呢?
王德瞥了瞥一旁的三金,三金很识趣,迅速离开。
直到确定四下无人,王德这才神秘兮兮道:“我猜测,陛下可能想让你出去一趟。”
“哦?”闻言,李恪眼睛都亮了。
身为皇子,不是想出去就出去的,自由是真的不咋自由。
“两位尚书派出去的人,好像和农户们起了冲突,非但普及工作没做好,反而碰的满头包。”
说着,王德都差点没绷住笑出来。
那些人和农民根本尿不到一块儿,派他们出去不是自找没趣么。
“废物!这种官员留着有屁用啊?拉去砍了得了。”李恪冷冷道。
“行了行了,殿下还是快些更衣吧,省得陛下等急了。”
王德苦笑,反正殿下就是这样,他也不想劝了,只能催促几句。
……
太极殿。
房玄龄、工部尚书、民部尚书都在,就连李承乾也在。
“父皇,早啊!”李恪打了声招呼。
可还不待他说其他的,李世民就开口了:“朕听说你病了?正好让太医给你瞧瞧。”
言语间,透着些许关爱,亦或者是狡黠?
那调调,好似在说:你小子装病也装够了,得给朕干活儿了。
“啊?这…”李恪一惊,这才注意到角落里的太医。
嘴角一抽,这不是坑人嘛?
太医可不会给自己说话,一把脉就会穿帮,这下装不下去了。
“这,还是别了吧,儿臣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声音颓然,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世民颔首,讪笑道:“既然已经好了,那就可以为朕分忧了。”
本来前半句,李恪还觉得蛮温馨的,父慈子孝的。
结果后半句一出,李恪当即在心里竖起了一阳指:呵,皇帝!
果然每一任皇帝都是如此,不出钱就想让人干活,想屁吃。
“父皇,儿臣忽然想起来家里还在炖肉,没人看火,先行告辞了奥。”说着,李恪就要往外走。
资本家都没你心黑,整天就知道逮着我一人霍霍。
这种民生相关的事情,你交给大哥啊!
大哥以后是皇帝,普及贞观犁可是造福万民的恩泽,不正好给太子树立威望吗?
你找我给您分忧,是怎么个回事儿?嫌我活太久?
哼,果然还是和历史上一样坑儿子!
“没事,朕赏你十份炖肉,先忙正事。”李世民无情拆穿。
也不等李恪反驳,直接冲阎立德二人和说道:“说说你们的想法。”
阎立德先是李世民行了一礼,随后才面向李恪说道:
“殿下,工部已经制作了一批贞观犁出来。”
“但是,我们派出去的人…”他将事情的经过给说了一遍。
实际上就是工部的人消极怠工,一上来就强制性要求农户购买贞观犁,自然遭到了农户们的集体抗议。
站在他们的角度,一把贞观犁也花不了多少钱,他们一顿饭钱就可以买很多把。
从小不缺吃穿,又怎能体会到农户赚钱有多不容易呢。
“总之,现在农户们连带着也十分排斥贞观犁,导致推广工作无法继续。”
阎立德满脸苦涩,怪他没提前防范,这才酿成苦果。
“哦~”李恪哦了一声,然后噎道:“那是你们工部内部的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
阎立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