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105章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什么双喜临门啊?!”

   李恪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

   见李恪已经醒了,何时赶忙大声说道:

   “殿下,昨晚大家一共扫荡了十几个部落,收获颇丰。”

   “大量的金银以及牲畜,正在被运往定襄城的路上。”

   “哦,知道了。”李恪从房间内走了出来,“具体有多少金额知道吗?”

   何时掏出一个小本本,翻到指定页面,这才开始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凡是在蜀王府待过的这群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三金的影响,随身带着个本子。

   同时,他们汇报的时候也喜欢汇报数据,力求精准表达。

   而不像大唐的那些官员们,总喜欢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汇。

   “铜钱不多,他们毕竟和大唐做生意比较少,但目前也有五十多万贯了。”

   “殿下,这群突厥的贵族们可真的会埋金子,目前金子就已经有80多石了。”

   李恪着实被惊讶了一番,80石的黄金!

   按照唐朝的划算,一石大概53千克,也就是有4240千克,4吨多的黄金!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游牧民族部落冲突是常见的事,随身携带的金银一般都不会太多。

   甚至去年大唐向东突厥用兵,在战果不确定的情况下,那些贵族自然都想着把金银赶紧埋好了。

   李恪嘴角一咧嘴,猛地张开双臂,呐喊道:“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啊!”

   “之前一直在发愁钱不够的问题,这不是一下就解决了嘛!”

   何时其实也挺上瘾的,凡尔赛地说,他这两天数黄金都数腻了…

   “还有另外一重惊喜呢?”

   李恪这才想起来,刚才何时汇报是双喜临门来着。

   何时咧嘴一笑,竖起了大拇指,道:

   “恭喜殿下!您收服的那群墨村人,可真是太有能耐了。”

   “不但是那群匠人有能耐,连他们收留的村民也一个个有大用。”

   “哦?”李恪双眼一亮,也来了兴趣,“展开细说。”

   那群匠人有能耐自然是不用多说,可收留的村民怎么有能耐了?

   这可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只听见何时解释道:“在墨村的时候,您不是交代了派人去寻找石灰岩矿、粘土矿、煤矿、铁矿等矿脉嘛?!”

   “那些村民原先都是河东道和关内道两道的百姓,乃被战乱波及才逃难到墨村的,对两道再熟悉不过了。”

   “他们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在关内道与河东道两道找到了殿下所需要的矿脉!”

   “什么?!”李恪猛然站起身,也是惊了一下,“这么快就找到了本王需要的所有矿脉?”

   在墨村的时候,他偶然听到一个村民讲怪事,听上去貌似是石灰岩。

   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原则,就随手下了一招闲棋而已。

   那些人动作竟然如此之快吗?!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何时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没错,殿下!”

   李恪之前和他说了,接下来需要生产煤球炉、蜂窝煤、水泥等产品。

   前面两项他自然是知晓的,虽然这水泥他没见过。

   但殿下和他说了,这水泥是用来造房子用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乃急需之物。

   所以,他在得知消息后,激动得在李恪还没起床的时候就赶紧过来汇报了。

   “好!命人立刻开始建造锅炉!”

   在确认之后,李恪心里那叫一个开心啊。

   回到房间里,顺手拿出两份早已经准备好的构造图。

   这两份构造图,一份是烧制水泥的窑构造图,另一份是冶铁高炉的高炉构造图。

   “在定襄城外圈一块隐蔽的地方,让那些工匠开始造冶铁锅炉和水泥窑。”

   说着就将手中的构造图递给了何时,解释道:

   “这两份是构造图,就按照这个样式去建造就可以了。”

   “殿下,窑和高炉分别需要造多少个呢?”何时询问了一句。

   李恪此时已经摊开了定襄城周边的地形图,答道:

   “锅炉和窑先各打个样看看效果,等验证完毕后再开始大规模扩建。”

   随后又在地形图上看了看,圈出一块地,道:

   “这里靠近山体,比较隐蔽,拿来制作高炉和造窑再合适不过,就在这里造作坊吧。”

   “好的。”接过地形图和构造图,何时迅速离去。

   ……

   同罗五部。

   博鲁是昨晚帮薛仁贵赶牛羊的其中一个牧民。

   此时他兴奋极了,刚回到自己的帐篷就要回家和自家婆娘分享这份惊喜。

   “孩儿他娘,殿下真的给钱了!还给了十文钱!”

   捧着十个铜板,一把放在自家婆娘跟前,腰板挺得格外笔直。

   脸上那表情,分明是在跟自家婆娘邀功:你快夸夸我。

   “当家的,你真棒!”

   她婆娘也是个体贴的,上来就给他一个拥抱。

   随后才问道:“当家的,那在你看来,大唐的蜀王殿下可信?”

   “可信!绝对可信!”博鲁想当然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