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90章 金蝉脱壳计功成

  下了早朝,李恪转身就走。

   他的金蝉脱壳之计终于功成,不枉费自己使劲儿得罪门阀之人呐!

   可还没等他出两仪殿的门,就被王德拦住了,“殿下,陛下让您去后殿一趟。”

   “知道了。”李恪挥了挥手,有些不耐烦。

   马上要出发去东突厥,想来老爹应该是有事要交代。

   后殿。

   见李恪到来,李世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道:“坐。”

   李恪无奈,虽然真不想和老爹对话,可谁让人家是老子呢,只能乖乖坐下。

   王德已经屏退左右,只身一人守在李世民身旁,他知道这父子俩八成又要聊点刺激的了。

   毕竟,陛下今日份‘发癫’貌似还没发出去呢。

   等他坐定,李世民才发问,道:“朕派你去东突厥,你有什么想法?”

   “不错不错,做的好极啦!用咱们大唐话说那叫聪明睿达!”

   李恪真心实意地哼唱道。

   李世民眉头一皱,这家伙怎么回事啊?

   以前不是向来有啥说啥的么?

   今天嘴巴抹了蜜啊?!

   于是,他冷哼一声:“好好说话!”

   “呐,是您叫我说的啊!别到时候又怪我刺激您。”

   李恪收起了自己最后的倔强。

   他觉得李世民就是犯贱了,非得听一些刺激的。

   他发誓,就没见父皇提过这种要求,必须满足他。

   当然,他有理由怀疑:魏征已经三天没有骂他啦!

   李世民这才点了点头,终于对味儿了,“朕不怪你,说!”

   李恪坐直了身体,真诚地说道:“父皇啊,您手下的这些武将,儿臣是真的佩服,个顶个的骁勇善战。”

   “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啊,疆域治理若是跟不上,东突厥就并非完全意义上是大唐的领土。”

   “以史为鉴,可知更替,大汉对北疆的掌控就是前车之鉴。”

   “想要守好这天下,那文治就必须得跟上,否则打了也是白打,还劳民伤财。”

   “可您看看您这朝堂之上,那些文臣真的能跟上武将开疆扩土的步伐吗?”

   “您的那些文臣只会之乎者也,他们会打仗吗?会治理地方吗?能给济世良方吗?能下地耕种吗?”

   “非但不能,他们还把朝堂上搅得乌烟瘴气,真的有意思么?尤其是以长孙司空为首的一群文臣。”

   “就拿上次推广贞观犁之事来说,儿臣在白水县尚且困难重重,到底是谁从中作梗?”

   “别告诉我您不知道,我不相信百骑司没和父皇禀报过。”

   他的不良人早就探查到有百骑司的人在监督自己,不过并没有拆穿,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可若是这么重要的事儿,百骑司都没告诉李世民,那真该下去好好沉淀沉淀了。

   李世民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是继续听着李恪的话。

   “可这次又是如此,提建议的是儿臣,执行的还是儿臣,长此以往,让大哥如何想?”

   “就不说大哥吧,就说大哥背后那些门阀集团会不会也把我给…”李恪抬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举动。

   他说的这番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历史上李承乾可是主动提出娶门阀勋贵之女来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的。

   砰—!

   李世民手刚抬起来,想要呵斥。

   就听见桌子发出一声巨响,愣是吓了一跳。

   紧接着,李恪学着李世民的调调,大骂道:

   “呔!你个孽子,竟敢这么跟朕说话,是不是朕太久没打你了?嗯?!”

   不要说那语气,就连微表情,李恪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一旁的王德都被吓得一J灵,身子一软,差点跪了。

   有时候就觉得这父子俩真的挺癫的,难道是遗传?

   长乐公主都有和皇后娘娘一样的气疾之症;

   蜀王殿下遗传了陛下的‘癫’…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父皇啊,说好了不怪我的,君无戏言啊!”

   李恪笑嘻嘻的,赶忙上前帮老李捏捏肩膀。

   被这么一整,李世民瞬间没了脾气,轻笑一声。

   “你也看见了,长孙无忌虽是国舅,朕的好兄弟,可自从朕登基之后,他就跟朕不是一条心的。”

   想起这点,李世民其实心里是很不爽的。

   哦,朕与司空心连心,司空跟朕玩脑筋?

   呸!人果然善变!

   “父皇,您在想啥呢?得民心者得天下,您坐上了皇位,代表的就应该是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李恪玩起了偷换概念。

   “而长孙家乃新晋门阀,私下还与荥阳郑氏勾三搭四,不清不楚的,俨然已经站在您的对立面。”

   “五姓七望向来以家族利益为先,从来没替天下百姓,没替大唐江山考虑过,就是一条大蛀虫。”

   “想要大唐繁荣昌盛,削弱门阀的影响力是必然选择,父皇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比如百姓…”

   “百姓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把百姓搞得多多的,把门阀搞得少少的…”

   李恪嘿嘿一笑,便不再说话,可那眼神就是不太老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