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让你治理北疆,没让你一统世界

第53章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母后,儿臣的礼物有些特别,请允许我让人进殿献礼。”

   李恪行了一记叉手礼,恭敬地说道。

   长孙皇后作为一代贤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阻止外戚干政这一点上,李恪对她还是很佩服的。

   而自己生母杨妃在后宫向来受排挤,然而皇后却并未如此。

   因此,李恪也是真心实意认可长孙皇后的。

   “哦?”长孙皇后微微一愣,不过立马就反应过来。

   随后,便笑着说道:“恪儿,母后准了。”

   “喏。”李恪这才迅速往殿外走去。

   随后,众人就看到李恪双手中捧着一个檀木盒子缓步走来,在他身后还跟着许多侍女。

   大家走得极为小心翼翼,生怕碰着磕着。

   因为殿下特地交代了,这里面装着的可是易碎品。

   众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精致的檀木盒子。

   李恪手中捧着的那件比较小,盒子仅一尺不到;

   紧随其后的是约莫两尺高的盒子,由一位侍女抱着;

   而最后一个就大了,足足有一人高,由四位侍女联手抬着…

   且不说送的是什么吧,但排面绝对拉满!

   “天!这送的是何奇珍异宝,为何如此之大?”

   “恐怕是什么瓷器之类的,想来也是价值不菲。”

   “皇后娘娘有福了,孩子个个都如此孝顺。”

   “……”

   身为大臣们的家眷,这些女子可不是什么样子货,她们自然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

   好话谁都爱听,多说准没错。

   更何况在皇后的寿辰,更得多说吉祥话。

   “切,送礼可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需要用心!”李泰阴阳怪气道。

   好在他还是有分寸的,嘀咕的声音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近日,他身边那帮谋臣不断谏言,阐明李恪的威胁。

   这让他对这位三哥是越来越忌惮了,这才有了之前怼人的一幕。

   “母后,父皇经常对儿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恪先是来了一段《旧唐书》的选段,拍了拍李世民的龙屁。

   随后才说道:“儿臣要献给母后的,正是镜子。”

   果然,李世民听了之后,便开始喃喃自语:“以铜为镜…”

   自己貌似没对李恪说过这话吧?

   不知为何,李世民总感觉这话儿冥冥之中与他有缘。

   “切,三哥你可真孝顺,母后寿辰,你就送面镜子!”

   李泰终于是逮到机会了,当即便是大声拉踩道。

   那架势,好像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响彻全场。

   唰—!

   果然,话音刚落,所有人的视线都被他吸引过来。

   有些夫人已经开始暗自嘀咕了,恃宠而骄说的就是这种吧?

   虽心里不喜,不过她们嘴上可不敢说什么。

   毕竟,这是李家自己内部的矛盾。

   “闭嘴!”李世民当即便是骂道:“为了一幅字,劳民伤财,还在那沾沾自喜。”

   隋炀帝当年到处巡游,大兴土木,频繁对外用兵,劳民伤财,最终才激起了民愤。

   你学什么不好?为了一幅字,居然可以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满大唐的去找!

   刚才李泰特地强调‘满大唐去找’的时候,李世民脸色就有些不对了。

   他和长孙皇后都有共同的志向:济世安民。

   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奢靡无度的儿子!

   然而,李世民不知道的是,这幅王羲之的真迹将会成为他今后的最爱。

   甚至在临终前,都让人将这《兰亭序》读给他听,也不知是不是爱屋及乌,思念长孙皇后了。

   “父皇。”李泰急忙低头认错,“儿臣…”

   “给朕本本分分的,再惹是生非,就给朕叉出去。”李世民直接打断了他的辩解。

   刚才自己正品味李恪那句名言,就被这瘪犊子给打断了,也是来了脾气。

   “父皇,您就别怪四弟了,怪儿臣没说清楚。”李恪急忙站出来劝解。

   这种场面就是打长孙皇后的脸,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今天他的目的给镜子打广告,而不是激化矛盾的。

   “恪儿,莫非你今天所献的镜子有所不同?”

   见李恪劝解,长孙皇后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李恪这是在帮李泰,这份情她记着了。

   “母后,请过目。”李恪嘴角露出一丝迷之微笑。

   随后,便把盒子递给一旁的贴身宫女,由宫女呈给皇后。

   由于之前期待感拉满,这个精致的檀木盒子瞬间成为场上的焦点。

   “哼!”见状,李世民有些玩味地冷哼一声。

   一想起这家伙在朝堂上大骂自己虚伪,他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最关键的是,自己给了他这么多天,他竟然真没来道歉。

   可这会儿又见他对皇后的寿辰如此上心,他的醋坛子打翻了。

   李恪也没理会他,天大地大,寿星最大。

   今儿只要把皇后给哄好了,李二那就翻不出什么浪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