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高转筒车初试验
翌日一早。
李恪刚起来,三金就已经在书房等候了。
“殿下,高转筒车的样品已经制作成功了。”
“大家已经试验过了,效果还算不错,但大家还是想请殿下确认一下。”
“若是可以,那他们就开始生产,届时安排人手推广。”
三金也有些兴奋,这高转筒车若是推广下去,估计能让蜀王府再次名声大噪。
李恪本还迷糊的脑袋,瞬间变得清醒。
这帮工匠的效率,竟如此之高吗?
距离自己把方案给他们,好像也没几天吧?!
由于没见过实物,他也是来了兴趣,“走!带本王过去看看。”
“喏。”三金立马前头带路。
渭水河畔。
实验田旁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在围观这个造型奇特的大家伙。
“这是什么东西啊,为啥不用人操作就可以自动运转啊?”
“据说是什么筒车,你看可以灌溉用,就是大神器!”
“蜀王殿下来了!”忽然有人大声喊道。
“见过殿下。”
“蜀王殿下。”
“……”
农户们纷纷行礼,眼神中满是热切。
这就是蜀王殿下,会为农户们着想的殿下啊!
之前贞观犁就是出自蜀王府,农户们自是知道的。
这时候的农户还很纯朴,谁对他们好,他们能一直记在心里。
“免礼。”李恪摆了摆手。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硕大的筒车,好奇极了。
这个大家伙立在渭水河边上,正缓缓旋转着。
不断带出些许河水,灌到水槽中,最终流入农田里。
整个筒车主要由上轮、下轮、简索、支架等部件组成。
下轮有一半埋于水中,利用水的冲力带动整个装置运转。
上轮为主动轮,通过简索与下轮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循环系统。
当水流冲击下轮时,水中的小筒会被水灌满,随着轮子的转动,这些小筒会将水带到高处,并自动将水倾泻入木槽中。
如此往复,便能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水的提升。
看着那涓涓细流,李恪也愈发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若没记错,筒车最早出现在唐朝后期,现在因为他硬生生地提前了至少几十年。
“现在这一台筒车多久可以灌溉完一亩田?”李恪向那些工匠问道。
工匠立马如实汇报道:“殿下,这筒车速度倒是不快,却胜在可以持续工作,不舍昼夜。”
“至于多久能灌满一亩田,目前尚且还不明确,我们还在测试中。”
“嗯。”李恪点点头,倒也不急。
他们试验筒车的时候,并没有避开农户们,其实也有宣传推广的意思在。
有了上次推广贞观犁的基础,蜀王府推出农用工具相对来说没那么困难了。
就在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农突然问道:
“殿下,此物您可需要人推广?若是您需要我们,就告诉我们一声。”
“您可别看我们一把老骨头了,但也能为殿下做点力所能及之事。”
老农的话语立马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立马有人跟着附和道:“老张头说得对,殿下我们都可以帮忙。”
“是啊殿下,我们自愿帮忙推广!”
“虽然我们认识的人不多,可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户,推广起来并不困难。”
“……”
李恪点点头,说不感动是假的。
也不枉之前那么掏心掏肺地对农户好啊,不过关于高转筒车有别的想法。
“老丈,高转筒车本王不打算去推广了。”
李恪的话音刚落,所有农户们都傻眼了。
不推广了?为什么啊?
若是能够将此神器推广出去,那天下受益的农户们肯定数不胜数。
尤其是南方那些种水稻的,对高转筒车的需求肯定更大。
“殿下,您是被那帮人伤透了心吗?”
“殿下,若是您觉得委屈了,我们可以为您请命。”
立马就有农户大声关切。
坊间传闻,上次推广贞观犁没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被那些恶心的文臣弹劾。
“我们可以受委屈,但不能让殿下被贬低!”
“那些大臣不管我们死活,居然还敢找殿下麻烦,简直不要脸。”
“要不,我们联合长安城的农户们,跪在宫门口,为殿下请命吧?!”
不知是哪个人才提议道。
“请命!”
“请命!”
“……”
这帮农户们情绪激昂,大有一副我们现在就去宫请命的节奏。
李恪一愣,赶忙解释道:“可别啊!你们这样让本王很为难,本王依你们还不行嘛?”
那些农户们说要集体为了他请命,差点没把他吓死。
他可不想因为此事,又无故遭到弹劾。
那破逼朝堂,他已经不想吐槽了。
“殿下…您!”
“啥也不说了,俺给殿下您磕几个吧。”
说着,齐刷刷地一群农户就给李恪跪下,纷纷磕头。
李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