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看透领导内心的龌龊,三国职场术

第145章 职场无间道盛行是因为心委屈了,利没给够

  领导层在对手那里安插眼线是常规操作,如何保证眼线的忠诚?以情动之,以利诱之。

   换成后世的大白话:就是给眼线提供情绪价值,并且把钱给够了。

   古今中外的战略家、军事家都十分重视情报战在战争中的作用,眼线是情报战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实很多眼线不是靠从小培养的,而是靠收买的。

   因为人的忠诚是最难以琢磨的事情,你可能培养了眼线多少年,他想背叛只在一念之间,既然如此,何苦要培养呢?那不是得不偿失吗?直接收买付出的代价才最小。

   而收买眼线和挖墙角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第一,必须大BOSS亲自出面。你说让领导手下人去收买眼线,大概率不会成功。因为眼线不是傻子,他明白领导的手下也只是一个小卒子,他的保证怎么敢相信?

   所以只有大BOSS亲自出面,收买的眼线才敢相信,甚至需要大BOSS做一些事情以证明诚意。

   第二,出得价码要够。这个价码的标准,要大于要收买的眼线现在的收益。因为如果亏的话,他干嘛要背叛啊!

   第三,时机很重要。眼线之所以背叛,往往是在重大打击之后,让他心理起了剧烈地波动,进而容易做出不理智的选择。若是眼线的日子过得很安稳,前途也大好,他干嘛冒风险来投奔你呢?

   对于收买眼线和挖墙脚,刘备是行家里手,诸葛亮更是个中翘楚,以前是时机未到按兵不动,现在时机一到立即出手。

   益州刘璋软弱无能,因为曾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张鲁兴兵报仇。手下张松建议刘璋投靠曹操,并自告奋勇去当说客。

   这是张松孟浪了,曹操无利不起早,刘璋能许给曹操什么好处?而且张松在曹营并没有人脉,特别是没有夏侯氏和曹氏为他说情,他跑过去谁能搭理他?

   所以就算有杨修为张松说话,曹操本来就不喜欢杨修,连带着也看不起张松,将张松乱棍打出。

   张松的心情有多糟糕可想而知,他本来自负才高,觉得在刘璋手下屈才了,现在曹操也折辱他,实在没脸回去见刘璋了。

   走到郢州界口时,一名大将带着五百人马恭恭敬敬地等着他,是赵云奉刘备的命令来护送他,并贴心地奉上酒菜。

   从荆州到郢州有二百二十多公里,赵云跑得可不近,张松既惊讶又疑心。

   结果第二天晚上到了荆州驿馆,又一名大将亲迎,是关羽,得关羽和赵云亲自侍酒,张松的面子可真够大的。

   更让张松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在路上,刘备带着诸葛亮和庞统下马等候他,吓得张松慌忙行礼,刘备现在算一方诸侯了,这姿态真是低到尘埃里了。

   一连留张松宴饮三日,刘备丝毫不提任何要求,到送行的时候,还潸然泪下,弄得张松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觉得无以为报,就主动提出把益州送给刘备。

   想想张松当了刘璋多少年的属下,几天时间就叛变了,人心啊!

   同时他还DISS刘璋懦弱,主动提出当刘备的内应,并把益州的地图献给刘备作为投名状。

   所以在职场上,无间道之所以盛行,根本原因还在于两点:心委屈了,利没给够,真正肯一棵树上吊死的忠心的人其实很少,很多人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怎样能最大化。

   作为领导,如果挖不到眼线,甚至被别人挖了墙角,肯定是自己有哪一方面没做到位,比方说曹操但凡肯善待张松,益州地图就是他的了。

   公元211和212年,是刘备阵营二代们爆发的一年,不知道是不是受我女儿皇后命的刺激,大家对生娃儿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

   关羽的饕餮媳妇给他生了个大胖女儿,一看就遗传了关羽的长腿基因,关羽喜出望外成了女儿奴,连关兴都不香了,起名叫做“关银屏”。

   赵云和樊氏接连生下了儿子赵统和女儿赵氏,这夫妻两个的容貌都上乘,生的孩子更是粉装玉琢,尤其是女儿,继承了樊氏的倾国倾城。

   糜竺生下了儿子糜威,糜芳却什么都没生出来,孙乾年纪太大了,也没生出来。

   简雍生了儿子简飞,他仍不洗澡,我不知道他老婆是怎么受得了他的。

   一群人都跑去找诸葛亮看相算八字,看谁的孩子命好有出息,诸葛亮真的是左右为难,说实话吧,怕人家爹娘伤心生气翻脸,不说实话吧,他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干脆远远地躲出去了。

   诸葛亮一走,我觉得时机到了,因为我还在打一个人的主意——庞统。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庞统年轻时候也当过算命先生,还给刘表算过,我仍想让庞统给我儿子当先生,只不过打着算命的幌子。

   因此我领着两个儿子就去找庞统了,捧着一块儿金子,美其名曰“卦金”。经过上次诸葛亮的事情,我绝不碰我不懂的事情了,还是金子实在,俗气就俗吧!

   我没看出来,庞统清不清楚我的真实来意,反正一听说我找他算命,他说了一句:“你为什么不找诸葛亮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