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第91章 这灶台什么意思?

  一直没说话的荀攸忽然开口说道,语气十分自信。

   曹操眼神一亮,连忙问是什么好主意。

   荀攸低声道出心中计划。

   听完之后,曹操顿时舒展眉宇大笑:“很好,很好,公达你这条计策实在太妙,即便对面的军师蒋某估计他也料想不到!就照你说的办!”

   于是。

   两天之后,在围城整整一个月后,原本还在不断发起进攻的曹军突然变得有序起来,沿着河流向北方开始了撤退行动。

   一夜间营地内已是空无一人。

   ……

   府衙大堂之上,此时正笑意满满端坐的刘备仔细看着手下递来的捷报。

   这是刚刚收到的来自刘辟等人发回的一封封胜利消息。

   “军师您的识人本领真可谓天下无双,”

   “不但成功收服这些原先是对手的人选加入麾下,还屡次成功截断曹军粮草。”

   “您提出的那个釜底抽薪的战略,看样子很快就能实现目标了。”

   对于眼前的成果刘备赞不绝口,转而看向旁边的军师蒋华强表示认可。

   蒋华强冷笑回应:“我想如今这位曹家大帅的日子应当不太好过,估计最多再撑几天便会选择返回北方了。”

   话音未落,一名侍卫匆匆步入厅内行礼禀报:“主公,侦查兵刚带回来的情报显示曹军已全部撤离营地!”

   闻讯,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这意味着他们面临的巨大压力一夜之间消失了。

   诸位将士如释重负般长长吐了口气。

   这时刘备又询问道:“华强先生,你看现在该继续追还是趁机转头攻打寿春收拾掉孙策呢?”

   “当然是要趁胜追击!”

   蒋华强大方表示,“既然主公已经拿下新蔡要地却没有让对方罢手离开,而是继续纠缠一个月时间。

   等同于公开挑衅我们这边,”他接着补充,“明明是他们挑起了战事却又试图全身而退,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不仅要去追赶,还得狠狠地打疼对方才行。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今后他们不再轻举妄动对我们构成威胁!”

   这些话立刻引起了众将的共鸣。

   太史慈一跃而起,大声喊道:“景军军师说得对,不教训一下曹操,主公怎么树立威信!”

   其他将领也纷纷起身,纷纷表示要出战。

   刘备心里的怒火也燃了起来,眼中的斗志熊熊燃烧。

   “主公,确实应该教训下曹操。”

   “但是曹操手上有五万大军,我们却只有两万多人,以寡敌众恐怕胜算不大。”

   陈登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备刚沸腾的热血,一下子就凉了大半。

   陈登说的也没错。

   就算曹操撤退了,他手上依然有五万兵力。

   两万人追着五万人打,哪来的信心啊!

   “虽然曹操有五万大军,但他们粮草短缺,不可能同时撤离全部人马。”

   “我想他为了节约粮草,肯定会让部队分批走,并且留下精锐断后。”

   “我们要做的不是打败所有曹军,而是狠狠打击这支殿后的精锐部队。”

   “这么做足以给曹操一个难忘的教训!”

   蒋华强的话,让大家的疑虑烟消云散。

   刘备恍然大悟,眼中重新闪烁决心,拍桌站起来:“军师说得好,全军出动,紧追不舍!”

   “这次一定要把曹操打疼!”

   命令传达下去,军队士气高涨。

   刘备亲自带领两万大军,从新蔡出发一路北上追赶曹操。

   七天之内,队伍狂追上百里,终于接近了曹军。

   黄昏时分。

   徐州军再次占领了一个曹军抛弃的营地。

   曹军已在前方不到十五里。

   “大家吃饱喝足,明天加快步伐,务必在午后赶上对方。”

   刘备巡视过营地后充满信心地下令。

   诸将都精神抖擞地领命。

   “主公,登以为,我们应该停止追击了。”

   这时陈登严肃地说。

   众人一愣。

   刘备不解问道:“我们现在离曹军不足十五里,很快就要追上了,为什么元龙认为不应该再追了?”

   “原因在这儿。”

   陈登指向地面。

   顺着陈登所指的方向,刘备与诸将低头看去。

   是一个灶台。

   此刻,士兵们正用这灶台生火做饭。

   “元龙,这灶台什么意思?”

   刘备一脸迷茫。

   诸将同样一头雾水。

   只有蒋华强露出一丝笑意,似乎明白了陈登的意思。

   “如果曹操是分批撤离并留下少量精兵断后,那么这些灶台的数量就不会多。”

   “每次到新的营地,我都会仔细数灶台数量。”

   “最初那个营地的灶台只够五千人做饭,但后来灶台越来越多。”

   “今天这个营地的灶台足够两万人用了。”

   “所以我判断,曹操原本只想留少量兵马防守,看到我们追得紧便调回了更多的人。”

   “曹操可能想引我们继续追击然后用优势兵力突然攻击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