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

第328章 他说的基本是对的

  “只要大王立刻南下,配合二公子里应外合,未必不能击退刘备。”

   司马懿恢复冷静后,立刻向袁绍献策。

   袁绍懊悔的脸色终于变得镇定起来。

   略一思索后,他脸上露出了傲气,冷笑道:“仲达言之有理,熙儿这孩子虽然平庸懦弱,但这回总算是没让本王失望。”

   “大耳贼啊大耳贼,你以为过了黄河就能拿下黎阳了吗?”

   “高兴得太早了,本王要让你见识一下,我们父子联手的力量!”

   于是袁绍决定不再继续追讨张燕,马上命令全军撤回邺城,再南下救援黎阳。

   七万魏军匆忙拔营,赶往南方。

   …

   黎阳城。

   二十万齐军在四周安营扎寨,已经将黎阳围得密不透风。

   大帐内。

   刘备围着黎阳的地形模型,商讨攻城计划。

   “袁绍正在讨伐张燕,距离黎阳至少有三百里远。”

   “他听说消息后,必定会率军回来试图与袁熙内外夹攻打败我们。”

   “我认为大王应当分一部分军队北上占领外黄城,以阻止袁绍南下。”

   “大王则率领主力,继续攻打黎阳!”

   辛评指着沙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我没想到的是,袁熙没有逃跑,反而选择留在黎阳坚守。”

   “这黎阳城是魏国的重要关卡,城墙坚固,粮食充足。”

   “尽管袁熙是个无能之人,但还有荀谌和高览这样的文武辅助。”

   “我们如果想打下黎阳,恐怕需要准备打一场持久战,至少也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弟弟辛毗也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他们二人曾为袁绍效力,对河北的情况非常了解。

   刘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看法。

   接着又看向蒋华强问道:“文韬,对于仲治和佐治的说法,你怎么看?”

   蒋华强大声回答:“他说的基本是对的。”

   “这外黄城,大王的确应该派兵占领来阻挡袁绍南下。”

   “而黎阳城确实很难攻破。”

   但他话锋一转,又道:“但是,我认为用不了两个月就可以拿下黎阳。”

   “说不定几天内,甚至都不必死伤一人,就能占领这座城。”

   此言一出,辛评和辛毗两兄弟惊讶地看着蒋华强。

   那可是黎阳城啊!

   城里还有两万多兵力。

   还有荀谌这样一个智谋过人的谋士。

   再加上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

   蒋华强居然说几天内可以攻下来?

   还不伤一兵一卒!

   即使这句话出自一位兵法大师之口,也显得太狂妄了吧?

   两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心中怀疑却不敢多问。

   “文韬有何妙计?”

   老刘听了之后,却是一脸兴奋,知道蒋华强一定有妙招。

   “如今袁谭已死,袁熙无能,袁尚成为无可争议的继承人,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

   “荀谌是汝颍士族中的重要人物,他很清楚,假如袁尚继位,河北本地士族绝不会善待他,肯定会对付他。”

   “同样,袁熙身为异母弟,也应该害怕将来袁尚除掉自己。”

   “所以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产生恐惧。”

   “大王可以派个使者进城谈判,许诺只要投降就让袁熙继承袁绍的部分领地,但地位降至魏侯,封地只给魏郡。”

   “对于没什么野心的袁熙来说,当个魏侯或许就满足了。”

   “我相信权衡之后,他很可能开城投降。”

   “这样一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黎阳了。”

   蒋华强慢条斯理地说出了自己的策略。

   辛评和辛毗两兄弟顿时震惊,眼中充满钦佩。

   蒋华强对人心的洞察竟然比他们还精准,让人佩服。

   “幸好我俩及时归顺了齐王。”

   “否则早晚会被这个厉害角色算计死呀!”

   两兄弟心中感慨万千。

   此时,刘备也恍然大悟,称赞道:“文韬,这是攻心之策!”

   “正如兵书所说,攻心胜于攻城,这确实是个绝佳的策略。”

   然后。

   刘备看着众谋臣问道:“你们谁愿意作为使节,去说服袁熙投降?”

   还没等他说完。

   辛毗走上前一步说道:“大王,我以前在袁熙手下干过一阵子,跟荀谌也有点交情。”

   “我想去黎阳说服袁熙投降。”

   虽然辛评和辛毗两兄弟已经投靠刘备,并且得到了不少优待……但毕竟他们还是降臣的身份,总觉得自己功劳不够,不足以在齐国稳固地位。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候,有这么一个立功的好机会,自然不肯放过。

   刘备见他主动要求,便高兴地说:“好,佐治,本王就答应你进城,劝说袁熙投降,再建大功!”

   辛毗得到这个表现的机会,心里暗自欢喜。

   于是他立刻告别刘备,一人一马出了营地,直奔黎阳城而去。

   黎阳城内。

   昏暗的大厅里,气氛沉闷得可怕。

   袁熙眉头紧锁,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