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唯一仙:我是朱元璋老祖宗!

第53章 神器即将出世!

  另一边,道观里。

   皇宫里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朱云的耳目,他自然知道在太和门那边发生的事情,知道朱元璋三父子叩谢自己。

   对此朱云并没有什么表示。

   见到朱元璋支持朱标三兄弟的改革,这就够了。

   现在他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他已经感到天劫越来越近了,他得赶紧做足万全的准备。

   稳健,稳健,再稳健!

   一切都是虚的,只有成仙才是真的。朱云必须要再稳健一点。

   朱云郑重地从怀里取出了一个铃铛,这铃铛看着平平无奇,不过只比手指头大上一点。

   但既然让朱云郑重对待,哪里可能是什么凡品。

   实际上这是朱云为应付天劫而精心准备的另一个强大法宝。

   东皇钟!

   这是朱云专门仿照上古传说中的神器东皇钟仿制的。

   只要彻底炼制成功,这个铃铛在使用的时候会化成坚固无比的金钟罩住使用者,哪怕是天雷也不能将其轰开。

   当然,目前这个东皇钟只是半成品,而现在朱云就要将它完成。

   朱云屈指一弹,铃铛就滴溜溜地漂浮到朱云面前的半空之中。

   随即朱云嘴一张,金色的火焰从中喷出来,烧着外表像是铃铛一般的东皇钟。

   这金色火焰,是三昧真火,温度堪比太阳内核,寻常事物只要沾上就是个烧得渣都不剩的下场。

   在凶猛的三昧真火之下,东皇钟的杂质不停地被淬炼出来,越发的精纯坚固,并且跟天地之间的共鸣也越来越大……

   “神器出世,会引发天地共鸣,到时候估计会闹出不少的动静。”

   …………

   就在朱云闭关炼制法宝的同时,朱元璋父子也开始了改革大明的准备工作。

   数天后,大臣们齐聚太和殿,准备举行早朝。

   相比起平日,今天的太和殿格外的人多,锦绣官服的满朝公卿几乎站满了大殿。

   朱元璋早早便下旨,勒令所有五品以上的大员都必须出席,不得告假。

   “不知道为什么,陛下特意要让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参加今天的早朝?”

   “肯定是有重大的消息要宣布……”

   “会不会是制定了什么新的国策?”

   “我看很有可能……”

   朱元璋还没来,官员们交头接耳,猜测着皇帝陛下的用意。

   “不知道胡大人有没有收到什么风声?”

   几位官员齐齐看向了一名中年人。

   这人身穿大红官袍,官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展翅昂首,似乎正在向天空发出鸣叫。

   按大明礼制,各级官员袍子上的图案代表各自的品秩。

   最高一品官的图案,是仙鹤!

   这名中年人,正是大明最后的宰相,胡惟庸!

   胡惟庸听到下属的提问,只是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他换上了一副忧色,转移开话题:“现在西北闹旱灾,河北闹瘟疫,东南沿海闹倭寇,咱们做臣子的得多为皇上分忧才是。各位有什么好提议?”

   几个官员纷纷开始商量了起来。

   浙江大米商李家跟朝廷一向合作得很好,既然西北缺粮那就应该从李家那里采购米粮调过去。

   东南沿海要扩充军备,得多开几家兵工厂,这事由工部尚书主办再好不过。

   还有河北闹瘟疫,应该由户部从民间采购一批药材送过去,采购商嘛,选京城里的益生堂就挺好,宫里的药材不都是从那里采购的嘛!

   这些官员们七嘴八舌地提议着,不时互相隐晦地交换着眼色。

   他们看似是在公事公办,一副忠公体国的模样,实际上却是在瓜分着利益。

   无论是采购米粮药材,还是开设兵器工厂,每一样都是油水极多的工作。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官员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捞油水机会了。

   官员们口中的浙江米商李家是胡惟庸的母家,家主正是胡惟庸的亲舅子。采购米粮油水最足,所以得让胡惟庸拿大头,谁也别争。采购药材的益生堂,每年给户部官员送了不少银两,这次采购一大笔药材,回扣肯定不会少给户部的官员。至于兵器工厂,那更是个大肥差,工部尚书门生遍地,大半个工部衙门的官员都是他举荐上来的,所以都举荐工部尚书来当这肥差。

   “很好,大家都商量出了结果了,等会儿上朝的时候,我就把这些方案上奏给皇上……”

   很快,官员们就把利益的瓜分方案给定了下来,胡惟庸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敲定了下来。

   身为宰相,文官之首,这次他瓜分到了最大的利益,让他很满意。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乡下里的祠堂很久没有修缮过了,等舅子接下了朝廷的订单,估计能捞好几万的白银。回头得好好修一修祠堂才行。”

   胡惟庸微笑捋了一把下颌胡子,在心里已经打起了算盘,想着怎么花马上要落到自己口袋里的钱了。

   “皇上到!正式开始早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