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

第91章 酿酒4

  回到小院的林泽祖,很快就被忙碌驱散了伤春悲秋。

   富贵把李铁栓和李根福找来,帮忙安装截口。

   地锅已经在砌灶的那天,校准好位置安放好了。

   富贵从大水缸里捞出浸泡的溜袋。从地锅的边沿上围了一圈。

   然后将溜袋尽可能地捶拍成扁平状。

   李铁栓和李根福两人抬着截口,翻卷边的缸口朝下,稳稳的放在了扁平的溜袋带上。

   再用和好的红泥从地面开始,一直糊到截口和溜袋的连接处。

   红泥有个很明显特性就是粘性大。

   农人们用了一句顺口溜做了总结。

   “下雨一包脓,晴天一块铜”。

   顺口溜充分的说明了红泥的粘连性。

   初步固定好截口之后,林泽祖就让富贵在灶口点火,李根福往地锅里倒入了井水。

   李根福往截口里倒了三桶井水之后,盖上了新编的竹盖子。

   烧开水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是利用蒸汽加热截口。起到开锅杀菌的作用。

   其二,便是让刚糊上的红泥巴受热快速干燥硬化。

   等红泥巴硬化到半干时。再糊上一层,如此反复三层以上。直到红泥硬化后,不开裂为止才算完成。

   在烧灶期间,林泽祖又李铁栓依据地锅口径,用细青竹一根一根紧密编排,做了个圆形篦子。

   又嘱咐江姐泡上了100斤糯米。

   至此酿酒所有要前期准备的物件都准备妥当。

   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

   林泽祖开始手把手的,教江姐富贵蒸糯米饭。

   先往地锅里加了大半锅的井水。然后在地锅上铺上青竹篦子。

   在青竹篦子上,铺上一层浸湿的稻草。稻草上又铺上浸湿的白棉布当蒸布。

   然后把浸泡好的糯米。起到竹筐里,略微控水之后,便转倒进截口里。

   等所有的糯米都倒进了截口之后。米面找平,再用竹竿在米面上,均匀的钻上小孔直达蒸布。再盖上竹盖子,灶洞就可以生火了。

   蒸糯米饭对于富贵和江姐来说并不难。就是这个锅太大了些而已。

   灶洞里大火熊熊。地锅里水开了之后,蒸汽上升不一会儿,竹盖上就开始升起了白色的蒸汽。

   蒸汽带着香喷喷的米香。四散在小院。小馨儿也被这米饭香,引出了后院进入了竹棚,围绕着截口问东问西。

   山本、安倍和川岛见到小馨儿出来。也像滚肉球似的,倒腾着小短腿围了上来。

   因为刚才起糯米时,竹篮往下滴水,导致地面上烂乎乎的。三只小狗崽子,不一会就滚了一身泥巴。

   结果就是三只狗娃被小馨提着后脊梁皮无情的赶出去竹棚。

   小馨儿也同样被江姐无情的赶了出去。富贵在灶口憨憨的笑。林泽祖也没拦着。实在是地面太脏了。他也不想小馨来在这里。

   一个多时辰后。

   林泽祖让富贵停了火。又闷了两刻钟。

   林泽祖打开盖在截口上的竹盖。顿时蒸汽弥漫,夹杂着米香还有青竹的清香味,瞬间整个竹棚烟雾昭昭。

   林泽祖在水桶里净了净手,捞起一小把糯米饭,放入口中试了试软硬适中。

   又让江姐和富贵。也捞起了糯米饭尝试。

   酿糯米酒的糯米饭。不能蒸的太烂,同理也不能蒸的太硬。否则都不利于以后的发酵。

   下一步骤就是里,在大缸里把糯米饭拌均酒曲,按压抹平俗称“按饭”。

   富贵和江姐两人分工。

   江姐称了六斤酒曲。开始把酒曲碾磨成粉。

   富贵把糯米饭盛入竹筐,然后再用井水冲淋。

   操作方法同上一次试验酒曲时要求是一样的。

   冲淋降温后的糯米饭,倒进早已准备好的两口大缸里。

   然后均匀的撒上酒曲粉后,用双手搅拌均匀,如此反复直至拌完全部糯米饭。

   一切都是由富贵和江姐两人依照上次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

   直到午时将近,才收拾妥当。

   这几日因为给天地锅走油,又挖坑建灶。小院里弄得乱七八糟。

   爱干净的江姐,下午就揪着富贵不放,两人合力收拾,直到夜幕降临两人才消停。

   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当它自然流淌之时,一切好像没有变化,而一切又都在变化。

   两个对周之后。

   富贵兴奋的掀开了,盖在大缸的小棉被。

   一股冲人的酒香扑面而来。富贵不以为意贪婪的大口呼吸着。

   江姐担心酒坯也探头望去。便惊喜的回头对林泽祖说道:

   “公子,成了”!

   “公子,酒坯都飘上来了”!

   富贵也兴奋的说道。

   林泽祖来到了大缸前,伸手压了压酒坯,漂浮的酒坯随之在大缸里晃动。

   林泽祖满意的点了点头。

   酒坯只要是发酵顺利。酒坯分解出来的浊酒就多。

   所以酒坯漂浮,也是判断酒坯发酵是否通透成熟的关键点。

   此时的酒坯有“绵”、“软”、“烂”三个特点。如果试吃的话,除了酒味浓郁之外还会带些甜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