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清末:大洋铁舰

第74章 朝廷病急乱投医

清末:大洋铁舰 小小德拉科 2167 2025-03-15 23:07

  隆婉太后在寝宫内拿着手帕轻轻擦拭着干涸的眼睛,

   “太后,前线战报传来...”

   大臣的话还未说完,

   太后一阵悲痛的哀鸣突然传来:

   “这钦差大臣畏战不前,这花旗银行不贷于我朝廷,仇文又步步紧逼,是要亡我朝廷啊...”

   隆婉太后将茶杯斟满哽咽着将茶水倒在地面上,

   溅起的水渍打落在俯身跪在面前亲王的红缨帽上。

   太后看向站在一旁的朝臣:

   “将镶黄旗军机大臣的职撤了吧,让袁光头去平乱。”

   和亲王微微起身看向太后:

   “只是,这军费之事刻不容缓...”

   太后再次拿起帕子开始遮住眼睛发出阵阵呜咽...

   汉口江岸旁潜艇停在岸边远处,两艘充气艇不断向岸边运送着潜艇甲板上的第四镇士兵,

   “官长,你们和屈原大人什么关系?你们在水下不用呼吸吗?”

   此时的新军虽说见识不算广泛,但比起此时的种花家百姓来说,算有比较前卫的思想,

   舰长一身黑皮坐在舰桥上转头看向朝廷的第四镇新军笑道:

   “我们是营津渡的舰队的潜艇部队。”

   话毕另一艘潜艇在不远处浮上水面,舰桥上的机械师跳入江中去检查发动机的外部桨叶。

   舰长继续说道:

   “仲总指挥常对我们说,革命是要有牺牲,但枪口要对外,都是种花家的人能帮就帮。”

   “可是官长,你为什么把我们送到对岸起义军。”新军士兵问道。

   舰长指了指斜挂缆绳上的九角十八星旗军旗。

   苏省起义军临时都督府接管海容海琛的船只与俘虏,军机大臣被活捉的消息也传到了朝廷中。

   新任陆军领袖袁光头接管了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和十一协,并派遣亲军第六镇与第二十七协前往汉口前线,

   十几万的大军压境停在了北岸边上,起义军协成统领等到宋晋正总督到来交出了指挥权,

   宋总督下马说道:

   “仇先生电报,仲权此次会协助我们拿下制水权。”

   起义军协成统领敬礼后指向海面的两艘浮在江面的潜艇,但潜艇已经下水消失不见,

   宋总督用马鞭回礼说道:

   “海容和海琛已经败了,军机大臣被活捉,近岸炮艇已构不成威胁,新军换了袁统帅。”

   起义军协成统领看向江对面:

   “我早知道会有这一仗。”

   仲权的巡洋舰旗舰撤出战斗准备回甬州港维修,驱逐舰舰队沿岸抵达汉口,

   驱逐舰烟囱前桅杆和船尾都挂着九角十八星旗军旗,旗语兵向岸上守军发送着请求炮火支援坐标指示的指令。

   宋总督放下望远镜说道:

   “我们若渡江要另寻他路,这条河道太宽了,驱逐舰为了自身安全只能为我们提供两千米宽河道的火炮支援,

   我们的炮艇楚泰、楚观号会负责起义军的渡江。”

   回到甬州港伤痕累累的巡洋舰被拖入船坞内,随着抛锚声的巨响,蔡棘看着巡洋舰对仲权说道:

   “御驾亲征好玩吗?”

   蔡棘将德意志传来的情报交给仲权,

   德意志海军将商船改为飞机母舰测试了飞机降落的可行性。

   营津渡的飞机母舰是海军部特意设计,可搭载40架双翼舰载机,

   毫不掩饰的说就是船体上贴了个甲板,整条甲板的后方飞机升降台必须设计在船尾,

   这就导致15台燃煤锅炉带动四座四缸往复式蒸汽机在母舰船舯前部,

   四座烟囱在两万吨的排水的母舰舰桥的前方,导致锅炉舱产生的废气会随风吹向司令塔。

   而德意志的商船改装的飞机母舰一座巨大高耸的烟囱设计在原本商船时便设计在船舯,

   在改造时将舰桥设计贴在烟囱前。

   在负责封锁日本海时的战役中的马力驾驭不了母舰笨重的身躯,

   急速航行也只有20节。

   由于当下海战理念不在于飞机母舰,而是大炮巨舰,德意志在进攻的态势下在索姆河与凡尔登受到了英法猛烈的阻击。

   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德意志陆军困在了法兰西,

   高卢鸡与英国汤姆挖出的战壕越挖越广,越挖越深,就差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在里边过日子了。

   进攻吃到苦头的德意志准备将只用于侦察的飞机母舰低价出售给营津渡,

   蔡棘说道:

   “这船我们要吗?”

   “要,为什么不要,200万帝国马克当然要。”仲权立马回答。

   营津渡与克虏伯工厂签订的合同在欧战开始后便停止,

   克虏伯工厂现已经变为德意志的私人军工厂,仲权也没有因为此事强行让克虏伯工厂履行合同。

   现由最北的顺顺港到甬州的海岸线上由16艘20战列舰最大航速是20节的战列舰守护,

   军备竞赛持续时间非常之短,德意志的舰船生产追不上海战消耗量,

   便向营津渡提出了购买营津渡原有吨排水量的战列舰来补充舰队船只数量来抗衡英吉利的舰船数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