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清末:大洋铁舰

第107章 阻击关外南下日寇联队

清末:大洋铁舰 小小德拉科 2115 2025-03-15 23:07

  北海地区日不落帝国的海军对北海的封锁导致德意志帝国开始面临原料和食物短缺的问题。

   U潜艇也出现了自己的天敌声呐和深水炸弹,但终究技术不够成熟让大量U潜钻了空子。

   伴随着英吉利封禁青天白日旗后在德意志出发的最后一批商船到达彼时的塘州港,

   港口内工厂如林般矗立,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的场景仿佛出现在仲权的脑海里。

   高质量、高精度和高性能的德国制造的生产设备在龙门吊上被抬到港口,

   这是克虏伯公司的一批高精度钢的生产的大型机械,随之下来的的还有一批工程师和几名德意志后勤军官。

   紧接着另一艘船是西门子的货船开始卸货,塘州港口在塘州湾里面,

   外面的甬州港和沪城港口刚好可以把这座隐藏的出海口藏在里面。

   仲权眼中仿佛看到了德意志领先的技术在塘州形成巨大的工业产能,

   但仲权所需要的就是德意志公司要为种花家海军部服务和技术共享。

   塘州城内并没有出现鼠疫的病例,德意志军官依旧保持着昂首阔步地迈进塘州港,

   军官向仲权行普鲁士军礼后掏出大铁十字勋章的礼盒,金属和银质的光泽在阳光下闪着夺目的光线。

   仲权手掌感受着比手掌心略大的铁十字的冰冷,向着后勤部军官敬了军礼。

   与此同时最靠近海参崴的珲春内的独立守备大队收到日寇陆军第一师团的电报。

   藤谷三郎中佐身着卡其色立领制服法式竖式肩章,头戴茶褐色大檐帽。

   藤谷打开勋章上胸袋盖子外的扣子,掏出银色链子金色纹路印着五星镶边的怀表起身将电报放入火盆内。

   点报纸燃烧的灰烬伴随着不断窜起的火苗消失在空气中,

   还未烧尽的电报纸上的日语写着:

   “派遣兵力佯装成医疗队和病人进入珲春和顺顺港城内探清虚实。”

   这种计划被派遣的情报人员或者说是间谍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一不小心染上肺鼠疫那一定就是为天皇效忠了。

   而剩下烧掉的电报内容便是趁鼠疫造成的混乱里应外合夺回顺顺港。

   但顺顺港新编陆军第一师的另一只自行车侦察连内的火花隙接收机无线电截获到这封电报,

   开头标识为特提电报,自行车侦察连开始翻动情报处的密码本,

   对着这封电报一点点比对。

   因为是特提密报,仲权自然第一时间收到了这条消息,营津渡的总情报部门也开始忙碌破译。

   冲绳的上尉已经在日寇境内呆了数日有余,一封到冲绳的电报都莫得,

   如若不是间谍行动营津渡早就派宪兵和地下情报人员去日寇寻他。

   没有上尉的频道节点也不能直接与其取得联系,这恐怕需要在日寇的革命党的帮助,

   此时的沙俄对日寇没什么威胁,仲权想不明白为什么日寇不趁此对沙俄发难,

   并且营津渡海军已经不再进入日本海。

   深蓝色立领军装的日寇海军陆战队正在忙碌地从一辆庞大的卡车上下卸着炮弹。

   一位陆军下士官戴着防毒面具骑在马背上拿着 44式骑枪扛在肩上对着正在卸货的海军陆战队少尉说道:

   “少尉阁下,陆军第一师团急令,将榴弹炮装车随独立守备第二大队行动,去总部领取后勤物资和防毒面具。”

   牵着缰绳的下士官听到海军陆战队少尉的一声“哈衣”后掉转马头疾驰而去。

   土地肥沃的关外平原上的铁路上疾驰的火车早已经被部署在西边的侦察连和天上的飞机盯上,

   再加上难以破译的电报,顺顺港的驻军很难不特别注意这趟火车班次。

   火车头喷出浓厚的蒸汽,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尖锐的响声,车厢内的马其色日寇士兵在打着盹。

   层层座椅间三八式步枪被士兵抱在胸前,但火车突然剧烈地颠簸了一下,随后速度逐渐减慢。

   是一段被炸得扭曲变形的铁轨,火车被迫紧急刹车刺耳的摩擦声将车上的士兵惊醒。

   侦察连架在树林中的马克沁已经在等着手拿柯尔特的中尉连长的命令,

   这段铁轨没别人,正是侦察机上挂着的小地瓜(航弹)所致。

   顺顺港内没有收到日寇的渗入,但对于日寇军队的转移是被侦察机尽收眼底。

   随着中尉的手一挥,架在四轮车上的20毫米贝克尔炮后的炮兵突然被后坐力甩出原地。

   随着自行车侦察连的所有轻重火力一起喷吐出火舌,车厢内的陆军士兵们见状训练有素地迅速俯身趴下,

   紧紧贴靠在火车的铁皮上,以此来抵御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猛烈炮火。

   反应过来的日寇陆军短暂的惊慌失措后匆忙组织抵抗。

   开始借助火车的窗口向外还击,三八式的枪声和传讯声响彻整个列车。

   列车是日寇在关外所造,一共二十六节车厢内有三千多人的步兵联队和少数的野战炮。

   那些原本威风凛凛的日寇军官的军马也因为受惊而被困在了最后一节车厢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