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182章 武清侯往事

  强如建奴,七次入寇北直隶,虽然打的明军毫无还手之力,但还是不敢在关内久留,每次劫掠完,都老老实实的出关了。

   他们倒也不是没尝试过守住关内攻下的城池,如永平四城,当时就由阿敏驻守,结果勤王大军云集后,明军第一步做的,就是派重兵去堵长城缺口。

   发现大事不妙的阿敏,立即屠城,然后弃城而去,赶在长城被堵之前出关去了,因为这是黄台吉设下的阳谋,目的就是要坑死阿敏这个不听话的东西。

   守住永平四城,就等着被明军切断退路和给养,被围殴。撤出永平四城,回去就是丢城失地,一样能治你的罪。

   北边的长城暂时就是这样,雷声大,雨点儿小,漠南蒙古,除了科尔沁,其他的都是武力征服的,虽然有联姻,但跟着你大清是享福、捡便宜的,谁能豁出全族为你卖命啊。

   在成武县呆了半个月的朱慈烺,想看看清军的下一步动作,好决定朝廷下一步的动作,结果,在七月初,斥候奏报,清军大军,从大名府向东行进,进入了山东。

   这西路军声势浩大,四个满洲八旗四万余骑兵,三个汉军旗三万步兵,六万包衣,五万绿旗,合计步骑十八万大军,号称二十万,一路东进。

   这其中镶红旗汉军旗和包衣部队,在景州被全歼,不然,真是二十万大军呢,十万绿旗南下,也在各府驻扎一万绿旗防守治安。

   “殿下,这可如何是好?建奴二十万大军东进,现在东昌府已经被攻下,白莲教妖人战力低下,几万人守不住府城,现在已经全部逃进山里了。要是继续东进,我军如何应对?”侯恂此时有些上火。

   “殿下,最新奏报,正蓝旗进驻景州,似乎也要南下济南府,臣以为,他们西、北两路夹击的目标,就是济南府。”沈炼上前禀报道。

   “无妨,济南守他几个月都不成问题,他们要围困济南,我军就按计划掐断他们的补给线,本宫算过了,连白莲教都能守住府城十几天,大明的正规军还怕守不住?”

   “而且,建奴的行军有些诡异,他们对沿途难以攻破的城寨,都没有强攻,一方面强攻损失太大,这么一路攻过去,没到济南府,他们就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建奴号称二十万大军,但其实当中四万骑兵攻不了城,六万的包衣更是强征的青壮,战力估计还比不上各城的民团。”

   “那么,剩下能攻城的,也就是她们新组建的绿旗五万人和汉军旗三万人,占领东昌府,驻防一万绿旗,再加上攻城的死伤。”

   “呵呵,他们的攻城部队就六万出头了,济南有多少驻守军队?不算民团民壮,光第二军的正规军都有三万,他们攻得下吗?”朱慈烺自信的分析道。

   “一旦战事拖延,他们从河北向南的补给线就是巨大的弱点,我军骑兵,分批劫他的补给线,让他们无法长时间待在山东围困。”

   “若是建奴骑兵护送补给线,那我军就调头去袭击围城的步兵,解济南之围,若是建奴就地补给,就要攻下其他有粮食储存的城镇。”

   “呵呵,还是那句话,挨个去攻,不知道建奴有多少人够死的,这算是朝廷在山东放开政策,允许组建民团的目的,每座城镇,都要蹦他几颗牙齿。”

   “殿下圣明。”

   “我军暂且休整不动,看看情况,若建奴真的耗在济南城下,我军就按照计划,北上东昌府游弋,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传命朱纯臣,让他令济南北部各城加强侦查,遇到南下的大队建奴,放行就可。”

   “若是遇到南下的补给辎重部队,全力游击劫掠,最次也要摧毁。使建奴后勤受制,济南之危自可解除,朝廷的骑兵和东边的各军也会向济南府靠近,让他放心守城。”

   “是,殿下。”

   朱慈烺这头安排的应对策略算是没什么毛病,清军要么付出惨重的代价,挨个攻城,要么,就乖乖的退回河北,不然就得饿死。

   但人算不如天算,计划哪有变化快。

   七月十四,天气炎热异常,清军近二十万大军,在济南城西门外五里处,沿着官道,在道路两侧,已经收割完毕的光秃秃的麦田上扎营,连绵十几里,声势浩大。

   中军大帐,此次统军的,成了洪承畴,剩下四旗旗主竟然都在下方坐着听命,可见多尔衮是真的器重洪承畴啊。

   “诸位王爷,本官有礼了。”洪承畴笑呵呵的抱拳一礼,除了豪格冷哼一声外,其他的都是笑着回应了一礼。

   洪承畴此人还是非常有本事的,当年在辽东,也是和清军打的有来有回,被迫投降清军后,自黄台吉始,就给了很大的恩遇,到了多尔衮掌权,多尔衮的理念和黄台吉差不多,自然也是重用洪承畴。

   所以此时,清军上下,对洪承畴还是比较尊敬的,一是他上宠浓厚,没人敢轻视他,二是,洪承畴现在任直隶总督,直掌绿旗十万大军,位高权重,此次行军,更是节制各军,算是他们的上司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