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165章 第九军

  “刘卿,高卿,说说你们的情况吧。”朱慈烺喝口茶慢悠悠的说道。

   “禀殿下,臣巡抚凤阳以来,按照朝廷的诏令,已自行招募抚标营两万众,现同刘总兵三万军,驻守徐州(直隶直辖州),剩下三万军,于淮安府驻守海州(今连云港,府属州)。”

   高弘图作为巡抚,自然作为领头人答话。

   “呵呵,有点儿意思,史可法总督凤阳,才弄了四千多不到五千的督标营,你是怎么弄到两万抚标营的?”朱慈烺好奇的问道。

   “回殿下,臣作为凤阳巡抚,代管运河,臣闻殿下的第一军在上海县招募军士,多为纤夫、漕帮,臣愚钝,效仿之,甚为顺利。”

   “哦。。。给忘了,你还代管漕运,那还真是便利,几十万漕运人员,现在北地的业务骤减,许多人没了吃饭的生计,招人倒是不难,既如此,那就再召两万吧,补齐建制。”

   “想来你们早就听说了,孤也就不废话了,改革势在必行,大明所有的军队,都要接受朝廷的领导,再有以前的陋习,孤绝不留情面。”

   朱慈烺声厉色荏,盯向刘泽清,这是个什么货色,朱慈烺再清楚不过了。

   “噗通”一声,刘泽清吓的一激灵,跪在地上叩首道:“臣遵旨,绝对服从朝廷令旨。”

   “还有改革后颁布的军纪,孤可以明着告诉你们,大军都会安插匿名的军纪人员和锦衣卫,刘总兵以前的作风什么样,刘卿自己清楚,孤就不赘述了。”

   “以后,孤不想再看到有人败坏朝廷的形象,要是有人举报到孤这里,刘卿就洗洗回家抱孩子吧。”

   “是,殿下,臣谨记,定当痛改前非。”

   “既然如此,孤就任命你部为朝廷第九军,刘泽清任军长职,高弘图任政委职,至于参谋长。。。马科,你可有意愿?”

   “殿下,臣愿随殿下左右,统领第一军骑兵。”

   马科这种玩命派,可看不上刘泽清这种跑路将军,以前可没少被他坑。

   虽然任一个军的参谋长,算是一下回到了自己当初总兵的高位,但是,这次能升,以后就也能升,待在掌权者的身边,还怕没机会?

   “嘶。。。”这就难办了,朱慈烺敲着脑袋,这三权分立,参谋长的职位,可不能给他们自己人,可是自己身边一时还真就没有合适的。朱慈烺拍着脑袋思索着。

   “殿下,臣倒是有个人选举荐。”马科说道。

   “哦?说来听听。”

   “殿下,根据您三月份的诏令,和臣当时一起关押的武将文臣,都没有发配到海军服役,而是全部释放了。”马科开始举荐狱友了,他们还闲赋在家呢现在。

   “可是杨文岳?”侯恂突然问道,他也是狱友,当初一起关押的,自然认识,只是他因缘际会,有些价值,现在一步登天了。

   “杨文岳不适合参谋长的位子,以后孤自有安排启用他,马科倒是提醒了孤,还有几个孤救下来的猛将还在南京丢着呢,哎呀,事情太多,都给忘了。”朱慈烺拍了拍脑袋,懊恼的说道。

   “李安,立刻传孤的令,命刘光祚火速启程,赶往徐州上任第九军参谋长一职,让虎大威和猛如虎随行,到中军找孤报到。”

   “是,殿下。”

   马科没想到,最后定了刘光祚,他本意是想举荐猛如虎的,但刘光祚也行。

   而且听这意思,殿下有意将猛如虎和虎大威带在身边,那也算好事儿,自己算是对得起他们了,对得起一起熬过苦日子的情谊了。

   “好了,就这么定了,孤会在此停留三日,按照部署,两边各驻扎一个师五万人的军力,尽快调整。”

   “是,殿下,臣等遵旨。”

   至于军资军费,自有各自辖区供应,朱慈烺到了南京以后,早就下旨,长江以北,所属赋税不用押解朝廷,直接就地供应属地大军,长江以南照旧。

   三日后,朱慈烺对他们的整合还算满意,但查访一番,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滴,刘泽清的大军简直就是乌合之众,是江北各镇中质量最低的,连高弘图刚招募的两万新兵都略有不如,真是让人气恼。

   吃喝完毕,补给一番后,朱慈烺带着三万骑兵从徐州继续北上,进入山东。

   没有什么说的,第一站当然是兖州府,从徐州北上开始,还没进入山东,画风就已经渐变,不怎么对劲了。

   徐州以南村镇稠密,人烟密集,往上东开始,渐渐人烟稀少,所过村镇,基本上都是只有大型的镇子有人烟,但也是基本军管化,镇长外围以土木结构为主,勾结了防御寨墙,不光这,镇子外面壕沟纵横交错。

   简直是天津的缩小版,每当朱慈烺的大军经过,镇子了望塔上的号角,此起彼伏的作响示警。

   明明看见是南方过来的朝廷大军,但依旧没人出来对接,而是依然警惕的在寨墙防备,朱慈烺急着赶路,倒也懒得过问。

   这种情况就很好,谁来谁头疼,自己看见这向外纵横的壕沟、碉堡,自己也头疼,这要是想攻下来,不死个千八百人,想都别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