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中祖:朱慈烺

第76章 皇室正统今犹在

  随着净军的号螺声响起,太子的旗舰缓缓靠岸,在一阵繁琐的奏乐声中,搭好舷梯的旗舰上开始下人。

   先下来的,当然是天子亲军锦衣卫了,只见几百锦衣卫,穿着贴里,左手按在腰间的绣春刀上,身披猩红的披风,右侧腰间挂着锦衣卫的另一样特有装备,手弩。

   一个个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看就是高手,这年代,朱慈烺虽然没见过有人内功隔空伤人,但吐纳法却真有人在练,至于有没有效果不知道。

   虽然没见过内力啊啥的,但有功夫的却是不在少数,特别是大内皇宫,身手都特别过硬,朱慈烺感觉有类似硬气功的效果,不过自己不得其法,也就没深入研究了。

   锦衣卫下来站好位,组成一个通道,接下来是其他船上下来的净军、陆军,持刀的净军站在锦衣卫外一层,看着也没啥特殊的,最外层的陆军,他们已经早有见识了,也是深有体会。

   随着奏乐完毕,现场警卫布置妥当,朱慈烺走出房间,踱步到舷梯口,举目望去,光是场内大臣,黑压压的几百人,这还是南京有头有脸的高层,外围的百姓更是密密麻麻的,‘嘿嘿,还挺受欢迎啊,南方民心还尚可用。’

   朱慈烺挥手示意,虽然离得都挺远的,但这动作还是能清晰的看到,整个码头,顿时更加沸腾、吵闹。

   但随即,随着朱慈烺招手的动作,旗舰上顿时传来闷雷般的巨响,震的整个码头顿时安静了下来,连小孩子的哭声都停止了。

   ‘嘭,嘭,嘭。。。。’随着声音接连响起,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是旗舰上在放炮,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随着十一响的礼炮声完毕,朱慈烺装比的提声高喊了一句:“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船下岸边的锦衣卫已经轻车熟路,齐声高喊重复:“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恭迎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迎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着锦衣卫和净军的重复,现场终于反应过来,黑压压的一片,全部跪地,不管是文臣武将,勋贵百姓,都是跪地恭迎行礼。

   “众卿、百姓免礼,平身。”随着锦衣卫的传声,现场众人这才稀稀拉拉的站了起来,而此时,朱慈烺已经沿着舷梯吓到了岸边,向着众文武而去。

   “恭请殿下金安。”众文武再次见礼,不过这次只是揖礼。

   “众卿免礼,魏国公,曹大伴,钱卿,还有诸位臣工,这段时间辛苦了,走,随孤回城,李伴伴,你和丘伴伴去安排,今天酉时,奉天殿赐宴,召南京诰命入宫,懿安皇后和宁妃在慈宁宫赐宴。”

   “是,奴婢这就去办。”丘致中和李继周答应一声,

   “臣等谢殿下恩赐,为国效力,不敢言苦。”众大臣谢恩。

   “赏功罚过,自不能废,诸位臣工近来安顿北方军属,颇为妥当,曹大伴和魏国公以及钱卿主持的军田清厘,孤也非常欣慰,走吧,入宫后诸位先行回去休息休息,携夫人准备一番,孤晚宴再敬诸位一杯。”

   “谢殿下。”

   朱慈烺上了早已备好的象辇,其他文武大臣也各乘马、轿,随行入城。

   至于张皇后她们,则在后面一波回城入宫,自有净军、锦衣卫沿途护卫。

   本来应该请张嫣下来在众臣面前露个面的,但张嫣自己不愿意,她知道她现在的身份,名为皇后,其实地位相当于太妃。

   毕竟现在的皇帝不是他丈夫,在这种极为正式的公开迎接场合,她并不适合出面,要是周氏,倒是铁定要露面的。

   南京,紫禁城。

   朱慈烺一路躺在马车中,没有在沿途露面互动,他可是非常惜命的。直到进了皇宫,这才撩起窗帘打量起来。

   李继周来了南京一个多月了,他是知道要南迁的,所以早早的就开始修缮南京皇宫了,现在看着,最起码从外部看着还是焕然一新的。

   宫中随处可见小火者,但宫女却不太多见,确实是太监多宫女少啊,等后面的后宫各太妃、娘娘们到了,可能能好点。

   随朱慈烺南下的,可不止张嫣和宁氏她们啊,那些太妃们大多无儿无女,而有儿女的,也没处送去,北方的王爷们被端的差不多了,离得最近的就是福王和端王这两脉了,可惜也没处送。

   像什么郑太妃,东李太妃,西李太妃这些在万历、泰昌、天启年间叱咤风云的后宫大佬,到了崇祯朝,都老老实实的享受退休生活了。

   但其实他们并没有多老,像朱慈烺的奶奶级,朱常洛的妃子,现在也才四十岁出头,倒是福王的母亲郑太妃,已经六十多了。

   万历到崇祯,听起来好像中间已历几朝,看似很遥远,其实他娘的不过二十年而已,到现在万历的妃子都还有几个活着当太妃享福呢。

   这些人朱慈烺还真没法不管,一是他们没处去,二是他们毕竟是主子,是皇室,不能像宫女一样遣散,这要是在宫外闹出点什么不上台面的事,那皇室的脸就丢尽了,可不敢像赵家皇室一样,让人欺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