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第111章 请命离京,避货求生

  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袁尚俊朗的面庞上。

   他缓缓起身,身旁的万年公主刘婉仍在熟睡,乌兰琪也还未醒来,昨夜的宫宴,让他身心俱疲,却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决意。

   袁尚轻轻下床,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来到庭院之中。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一丝丝凉意,让他原本有些烦躁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他望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眼神深邃,心中暗自思忖:“洛阳虽繁华,却非久留之地。十常侍专权,朝纲混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如今锋芒已露,不如暂避锋芒,回冀州发展,积蓄力量,静待时机。”

   主意已定,袁尚转身回屋,唤来贴身侍卫典韦。

   典韦身材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宛如一尊铁塔般立在袁尚面前,他总是这么一副粗犷的模样。

   “主公,有何吩咐?”典韦瓮声瓮气地问道,声音洪亮,震得屋顶都似乎微微颤动。

   “典韦,你去准备一下,不日,我便向陛下请辞,返回冀州。”袁尚沉声吩咐,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典韦一愣,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跟随袁尚多日,深知袁尚在洛阳的地位如日中天,却不明白为何突然要离开。

   “主公,为何要离开洛阳?这里……”典韦挠了挠头,粗声粗气地问道,脸上写满了疑惑。

   “洛阳虽好,却非我久留之地。冀州黄巾余孽未平,我身为冀州刺史,理应回去平叛。更何况……”袁尚欲言又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更何况什么?”典韦追问道,他性格直爽,藏不住话。

   袁尚看了典韦一眼,知道他忠心耿耿,便也不再隐瞒:“洛阳城中,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争斗不休,我不想卷入其中,白白浪费精力,吾还不如回冀州为百姓做点实事。”

   典韦虽然不太明白袁尚话中的深意,但他对袁尚却是绝对的信任,既然主公决定了,他便不会再质疑。

   “俺明白了,主公,俺这就去准备!”典韦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这日早朝时分,太极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

   汉灵帝高坐龙椅之上,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不出丝毫病态。

   袁尚身着朝服,站在武将队列的前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年轻英俊,气宇轩昂,眉宇间透着一股勃勃英气,与周围那些老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待到朝议开始,汉灵帝照例询问了一番各地的情况,并对一些政务做出了指示。

   随后,他将目光转向袁尚,语气温和地问道:“安平侯,朕知你履职勤勉。洛阳诸事,可还顺遂?”

   袁尚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朗声答道:“承蒙陛下圣恩,臣一切安好。洛阳城昌盛繁华,臣有幸居此,深感皇恩浩荡。只是……”

   汉灵帝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只是什么?”

   “只是臣身为冀州刺史,心系冀州百姓。近来听闻冀州黄巾余孽尚未完全剿灭,百姓仍受其扰,臣寝食难安。故而,臣斗胆恳请陛下,准许臣返回冀州,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安宁。”袁尚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眼中皆是惊讶之色。

   谁也没有想到,袁尚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要离开洛阳。

   要知道,袁尚如今在洛阳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

   他不仅是汉灵帝亲封的安平侯,更是娶了万年公主,深受皇帝宠信。

   而且,袁尚在洛阳的这段时间,文武双全的名声早已传遍朝野,成为了无数人羡慕和巴结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袁尚竟然主动提出要离开洛阳,返回冀州那个偏远之地,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汉灵帝的脸色也微微一变,他盯着袁尚,眼神深邃,似乎要看穿他的内心。

   “安平侯,你此话当真?”汉灵帝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汉灵帝的眼神如同深潭般幽深,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波澜。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这个袁尚,着实让他有些看不透了。从最初的平淡无奇,到后来在宫宴上的惊艳表现,再到如今主动请辞,每一步都出乎他的意料。

   按理来说,袁尚应该牢牢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洛阳这权力的中心,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争取更大的权势和地位。然而,他却选择了主动离开,这不禁让汉灵帝心生疑虑。

   难道,袁尚真的只是为了冀州的百姓?为了平定黄巾余孽?汉灵帝微微眯起眼睛,他不相信袁尚会如此单纯。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纯粹的忠臣固然可贵,但有时候,过于纯粹,反而显得不真实。

   或者说,袁尚是察觉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洛阳城中暗流涌动的危机?又或者,他是在以退为进,故意示弱,以此来试探朝廷的态度?汉灵帝心中思绪翻涌,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