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秘院造纸,雏形初现
南郊窑场旁那处偏僻独立的院落,如今已成了邺城的又一处禁地。不同于刺史府的威严,这里透着一股神秘的肃杀。
院墙加高,门口常年有两名袁尚最心腹的亲兵把守,眼神锐利如鹰,任何试图靠近的人都会被毫不客气地驱离。就连送饭食的仆役,也只准放在门口,由亲兵转交,不得入内。
这日午后,徐庶亲自押送着几辆蒙着厚布的马车来到院外。车上装载的,正是袁尚前几日吩咐收集的物什——成捆的破布麻头,一堆灰白的石灰,还有几大捆看着不起眼的楮树皮。
“主公,您要的东西都齐了。”徐庶看着院内忙碌的身影,主要是袁尚本人,以及在一旁有些笨拙地帮忙搬运重物的许褚,脸上带着几分不解。这些东西,实在看不出有何大用,更别说值得主公如此郑重其事,甚至亲自上手。
袁尚抹了把额头的汗,脸上却带着兴奋的光泽:“好,元直辛苦。东西放下,你先回去忙吧。记住,此地之事,绝不可外泄半句。”
“属下明白。”徐庶躬身领命,尽管心中好奇,却也知道分寸,不再多问,带着车夫迅速离去。
院内,除了袁尚和许褚,再无旁人。许褚看着那些破布、树皮,还有那呛人的石灰,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主公,咱这是要……沤肥?”在他看来,这些东西混在一起,除了沤肥,实在想不出别的用处。
袁尚被他逗乐了,笑道:“仲康,这可不是沤肥,这是要造一种能改变世界的东西。”他拍了拍许褚的肩膀,“你力气大,帮我把这些树皮和麻头都剁碎,然后扔进那边的池子里泡着。”
院子角落里,不知何时挖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水池,里面已经蓄满了水。许褚虽然不明白,但执行命令是他的天职,当即拿起旁边的斧头,吭哧吭哧地干了起来。
袁尚则指挥着亲兵,在院子中央架起一口大锅,锅底生火。他小心翼翼地将一部分已经浸泡了几日、变得软烂的楮树皮和破布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投入大锅中,又按着记忆中的比例,加入了石灰。
很快,锅里开始冒出白色的蒸汽,伴随着一股刺鼻的碱味弥漫开来。袁尚一边加柴,一边仔细观察着锅内原料的变化,神情专注。
这个蒸煮的过程至关重要,关系到纤维能否充分分离。按照记忆,这至少需要煮上好几天,并且要不断搅拌,确保受热均匀。
接下来的几日,袁尚几乎是吃住在了这个小院里。白天,他亲自监督蒸煮的火候,不时用长棍搅动锅里的混合物。
到了晚上,则由绝对可靠的亲兵轮流看守火堆。许褚的任务,则是将煮烂的原料捞出,放在一个巨大的石臼里,抡起沉重的木杵,一下下地奋力舂捣。
“砰!砰!砰!”沉闷的撞击声在小院里回荡。许褚干得满头大汗,看着石臼里原本成块的原料,在自己的巨力下逐渐变成糊状,还是忍不住嘀咕:“主公,这捣烂了……真能写字?”
袁尚看着那逐渐变得细腻的纸浆雏形,眼中光芒愈盛:“仲康,很快你就会明白的。”
经过反复的蒸煮和舂捣,第一批勉强合格的纸浆终于制成了。那是一种灰白色、散发着怪味的粘稠糊状物。袁尚让人抬来一个大木槽,将纸浆倒入,加入清水,然后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搅拌,使其均匀地悬浮在水中。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步——抄纸。
袁尚让人用细竹篾编织成一个长方形的、带着木框的“帘子”,这就是最原始的抄纸工具。他深吸一口气,亲自上前,双手持着竹帘,小心翼翼地浸入纸浆水中,轻轻晃动,然后缓缓抬起。
理想中,竹帘上应该附着一层薄而均匀的湿润纤维。然而,现实是骨感的。
第一次,或许是晃动太急,抬起的竹帘上,纸浆分布不均,厚一块薄一块,甚至还有破洞。
“再来!”袁尚毫不气馁,将失败的纸浆刮回水槽。
第二次,他放慢了动作,但抬起时角度稍有倾斜,纸浆顺着一边滑落,只留下薄薄的一层,几乎透明。
“继续!”
第三次,第四次……
许褚在一旁看得干着急,却又帮不上忙,只能看着主公一次次地尝试,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从未见过主公如此专注于一件“小事”,仿佛这比指挥千军万马还要耗费心神。
终于,在不知第多少次尝试后,袁尚缓缓抬起竹帘,这一次,帘子上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湿漉漉的纤维层,水从竹篾的缝隙中滴落,虽然边缘还不算规整,但整体形态已经出来了!
“成了!”袁尚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小心翼翼地将竹帘连同上面的湿纸,反扣在一块平整的木板上,然后轻轻揭开竹帘。一层湿润的、灰白色的“纸”便留在了木板上。
虽然只有一张,而且看起来粗糙不堪,但袁尚知道,他已经成功跨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他指挥着亲兵,按照同样的方法,又尝试着抄出了十几张湿纸,虽然成功率依然不高,成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总算有了成果。
将这些承载着湿纸的木板,一一搬到院中阳光充足处晾晒。袁尚站在那里,看着那些在阳光下逐渐干燥的“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些纸,摸上去手感粗糙,颜色也不够洁白,上面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没有完全捣碎的细小纤维。比起后世光滑洁白的纸张,简直有天壤之别。
但是,它轻便,远胜竹简;它廉价,远胜绢帛!
袁尚轻轻拿起一张已经半干的、边缘有些卷曲的粗纸,对着阳光看了看。虽然粗糙,但它确确实实是一张“纸”。
世家大族赖以维持统治的根基之一,便是对知识的垄断。而纸张的出现,将是凿穿这道壁垒最锋利的工具!
这仅仅是开始。
造纸术的脉络已然清晰,但要将其从这粗糙的雏形,变为真正能承载文字、广传天下的利器,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改良工艺,稳定配方,培训工匠,每一步都需细细打磨,非一日之功。
袁尚放下手中的纸,目光投向院外,心思已飘向更远的地方。
喜欢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请大家收藏:(www.71xu.com)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71xu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