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第141章 钱庄开业,阉猪妙法

  

第 141 章 钱庄开业,阉猪妙法

   时值五月,邺城内一处原本属于清河崔氏的豪华宅院,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改造,已焕然一新。

   这日,袁尚亲临视察。

   只见原本富丽堂皇的厅堂,已被改造成宽敞明亮的营业场所。

   一排排柜台整齐排列,柜台后方,是设计巧妙的储物间和金库,皆以坚固的青砖砌成,厚重铁门紧锁,寻常人等难以窥探分毫。

   袁尚沿着柜台走了一圈,目光在每一个细节上停留。他伸手敲了敲柜台的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是用上好的硬木制成,坚固耐用。

   “主公,这柜台可是用上好的紫檀木打造,坚固无比,等闲刀剑难伤。”典韦跟在袁尚身后,瓮声瓮气地介绍道。

   袁尚微微点头,对典韦的安排表示满意。他走到金库前,看着那厚重的铁门,问道:“这铁门可够坚固?”

   “主公放心,这铁门足有三寸厚,便是用上百斤大锤,也休想砸开!”典韦拍着胸脯保证。

   袁尚又巡视了其他区域,包括账房、休息室等,每一处都布置得井井有条,考虑周全。

   他暗自点头,看来徐庶和石韬在钱庄建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

   “元直、广元,这钱庄布置得不错,你们费心了。”袁尚转头对徐庶和石韬说道。

   “此乃属下分内之事,不敢居功。”徐庶拱手道。

   “主公,钱庄何时开业?”石韬问道。

   袁尚略作思忖,道:“三日后,便正式开业吧。”

   三日后,冀州大汉钱庄正式开业。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轰动了整个邺城。

   开业当日,钱庄门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百姓、商贾、世家代表,纷纷前来围观。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前所未有的“钱庄”。

   只见钱庄门口,一队队身着甲胄的士兵,手持长枪,分列两侧,威风凛凛。

   他们目光如炬,扫视着人群,任何可疑的举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这阵势,让那些原本心存疑虑的人,也放下心来。有安平侯的兵马在此镇守,谁敢来这里捣乱?

   钱庄内,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办理业务的人。

   “这位……这位掌柜的,小人……小人想存些银钱,敢问……敢问如何办理存钱之事?”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汉子,小心翼翼地走到柜台前,向伙计问道。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丝乡野汉子特有的憨厚与朴实,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与期盼。

   那伙计闻言,抬起头,目光温和地落在汉子身上,

   他面带微笑,举手投足间,皆显露出经过严格训练的职业素养,

   语气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如同春风拂面,消解了汉子心中的不安。

   “这位壮士,不必客气,请但说无妨。此处乃大汉钱庄,为方便百姓存储钱财而设,鄙人乃钱庄伙计,为各位乡亲父老效劳,乃是分内之事。”

   伙计的语气平和而亲切,如同对待熟稔的友人,瞬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他示意汉子不必拘谨,并耐心解释道:“壮士欲存钱项,只需将银钱交付于我,我钱庄自会如实登记入册,并开具存款凭证与您,此凭证便是您日后取款之凭据,还请务必妥善保管,切莫遗失。”

   “您拿好,这是存单,上面写着您存入的金额和日期,凭此单据,您随时可以来钱庄取钱。”伙计熟练地接过银子,开具了一张存单,递给汉子。

   “这……这就能取钱了?不会是骗人的吧?”汉子拿着存单,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位客官,您放心,我们大汉钱庄可是安平侯亲自开办的,信誉有保障。您要是不放心,现在就可以把钱取出来。”伙计耐心地解释道。

   汉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把存单收了起来。“俺相信安平侯,他可是个好官!”

   另一边,一位穿着绸缎的商人,正与伙计商谈着汇兑业务。

   “掌柜的,我想汇一笔钱到幽州,敢问如何办理汇兑之事?”

   “客官,我们钱庄的汇兑手续费很低,一千钱只需十文手续费,客官只用拿着大汉钱庄的票据凭证到幽州兑换即可。”

   那绸缎商人原本略带疑虑的眉宇,瞬间舒展开来,他精明的眼珠转动着,似乎在心中快速盘算着这其中的利弊。

   十文钱的手续费,对于一千钱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更何况是五万钱的巨款,以往押运现银的风险与耗费,与这区区手续费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他原本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下来,脸上堆满了商人的精明笑容,拱手道:“掌柜的,果真如此便捷?只需拿着凭证便可在幽州兑换?”

   那伙计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客官请放心,大汉钱庄,童叟无欺,一诺千金,凭此凭证,无论您身处何地,皆可在任何一家大汉钱庄,兑换出等额钱款,方便快捷安全可靠,不过此时只支持冀州,幽州两地汇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