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第93章 辞别邺城,洛阳风云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落在冀州牧府,驱散了夜间的寒意,也为即将分别的邺城,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暖色。

   袁尚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来到前厅。甄宓和月禅已在那里等候,乌兰琪也换上了一身略显素雅的汉服,站在甄宓身旁,三人神色间都带着一丝不舍。

   “夫君。”甄宓盈盈施礼,将一件叠好的披风递给袁尚, “天气微凉,夫君路上小心。”

   袁尚接过披风,看着甄宓温柔的面容,心中也涌起一丝柔情,他上前握住甄宓的手,轻声说道:“宓儿放心,洛阳事了,我便尽快返回。”

   甄宓轻轻点头,眼眶微红,却强忍着泪水,柔声道:“妾身在家中等候夫君。”

   月禅也红着眼眶,拉着袁尚的衣角,声音带着哭腔,“公子,月禅也会想你的。”

   袁尚笑着摸了摸月禅的头,温声道:“在家要乖乖听夫人的话,等我回来。”

   月禅破涕为笑,用力点了点头。

   袁尚转头看向乌兰琪,见她眼眸中也带着淡淡的愁绪,便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说道:“乌兰琪,到了洛阳,一切有我,不必拘谨。”

   乌兰琪感受到袁尚手心的温暖,心中也安定了几分,她点了点头,用略显生硬的汉话说道:“妾身明白。”

   简单的告别过后,袁尚翻身上马,典韦、赵云率领五千精骑早已整装待发,肃立在府门之外。袁尚朝甄宓和月禅挥了挥手,便调转马头,朝着洛阳方向疾驰而去。乌兰琪则与袁尚同乘一车,跟在队伍中央。

   铁蹄铮铮,扬起漫天尘土,五千精骑如同一条钢铁洪流,滚滚向前。袁尚坐在马背上,回头望了一眼邺城方向,心中默念:宓儿,月禅,等我。

   队伍一路疾驰,晓行夜宿,日夜兼程。数日后,遥遥望见巍峨壮阔的洛阳城墙,高耸的城楼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泽,仿佛一只沉睡的巨兽,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洛阳城门外,早已是人头攒动,旌旗招展。袁家的家徽在风中猎猎作响,格外醒目。袁基、袁术等袁氏族人,以及皇甫嵩、朱儁、卢植等朝廷重臣,皆在此等候。蔡邕也带着女儿蔡琰,站在人群之中,神情复杂地望着远方。

   “显甫!”袁基率先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

   袁尚翻身下马,连忙上前见礼,“祖父,孙儿不敢当。”

   袁尚起身,目光越过袁基,落在了人群最前方的袁绍身上。父亲袁绍,依旧是那般不怒自威,只是眉宇间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父亲。” 袁尚再次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好,好,好!” 袁绍忽然连说了三个“好”字, “不愧是我袁本初的儿子!” 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仿佛压抑许久的期盼终于得到了回应。

   袁术也紧随其后,哈哈大笑道:“显甫,你小子这次可是又为我们袁家争光了,平定鲜卑,功勋卓着啊!”

   袁尚谦逊道:“叔父过誉了,此皆仰仗朝廷洪福。”

   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也纷纷上前,与袁尚寒暄。

   “车骑将军年少有为,实乃国之栋梁!”皇甫嵩捋着胡须,赞赏地说道。

   “是啊,是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朱儁也连连点头。

   卢植目光温和,拍了拍袁尚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显甫,回洛阳也好,朝中局势复杂,你要小心谨慎。”

   蔡邕则带着蔡琰走到近前,拱手道:“袁将军,此番凯旋而归,实乃大汉之幸!“

   袁尚连忙回礼,目光落在蔡琰身上,只见她身穿素雅的衣裙,容貌清丽脱俗,气质温婉娴静。

   “蔡公客气,末将不过尽臣子本分,保境安民,实乃职责所在,不敢居功。”袁尚笑着说道,心中却暗自感慨,蔡邕果然名不虚传,教养出如此才情出众的女儿。

   蔡琰也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袁尚,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自信和从容。

   众人寒暄过后,袁基提议道:“显甫,一路劳顿,不如先回府邸歇息一番,我已在家中备下薄酒,为你接风洗尘。”

   袁尚自然应允,在众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朝着袁府而去。洛阳百姓见状,纷纷驻足围观,议论纷纷,对这位新晋驸马充满了好奇。

   袁府,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尽显世家大族的底蕴。袁基早已命人准备好了盛大的筵席,款待袁尚一行人。

   席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气氛热烈而喧闹。袁氏族人纷纷向袁尚敬酒,言语间充满了恭维和讨好。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也与袁尚频频举杯,言谈甚欢。蔡邕则与袁尚谈论诗书礼乐,相谈甚欢,对袁尚的才学也颇为赞赏。

   袁术更是喝得酩酊大醉,搂着袁尚的肩膀,口齿不清地说道:“显甫,你小子,有出息!以后袁家的荣耀,就靠你们年轻人了!”

   袁尚笑着应付着,心中却清醒得很,他明白这些人的热情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心思。袁家的繁华表面之下,也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