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后方告急,涿郡风云突变
凛冽的寒风依旧怒号,卷起塞外黄沙,拍打着蓟县坚固的城墙。城内虽经战火洗礼,却也逐渐恢复了些许生气。初战告捷的喜悦如同春风,吹散了笼罩在守军心头的阴霾,但袁尚心中却并未因此松懈半分。他深知,轲比能绝非易与之辈,短暂的退却,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鲜卑大营,灯火摇曳。与蓟县城内的欢腾景象截然不同,营帐内的气氛显得凝重而压抑。轲比能铁青着脸,来回踱步,初战的失利,如同鲠在喉,让他倍感恼火。
“大王息怒。”一位身材瘦削,留着山羊胡的谋士,躬身说道,打破了营帐内的沉寂。此人名为骨咄禄,乃是轲比能麾下的智囊,素以诡计多端着称。
轲比能停下脚步,目光如刀般射向骨咄禄,语气不善地问道:“骨咄禄,你可有良策?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我鲜卑勇士,被这小小的蓟县城阻挡?”
骨咄禄不慌不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阴冷的笑容:“大王,硬攻蓟县,实非上策。袁尚此人,用兵沉稳,城防坚固,我军强攻,纵然能胜,亦必将损失惨重。”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轲比能的语气缓和了几分,他深知骨咄禄的智谋,此刻也只能寄希望于他。
骨咄禄捻着胡须,缓缓说道:“围城打援,断其粮道,此乃兵家常法。然蓟县城防坚固,粮草充足,围困之策,恐难奏效。”
轲比能闻言,眉头再次紧锁,不耐烦地说道:“既如此,你还卖什么关子?有话直说!”
骨咄禄见状,也不再故弄玄虚,凑近轲比能,低声说道:“大王,我军兵分两路而来,除了我等主力,轲能首领还率领一军,迂回上谷、代郡,如今想必已逼近涿郡。”
轲比能眼神一亮,似乎明白了骨咄禄的意图,追问道:“你是说……让轲能奇袭涿郡?”
骨咄禄点头道:“正是。涿郡亦是其后方根基。一旦涿郡有失,袁尚必将首尾难顾,军心动摇。更重要的是,涿郡乃是冀州通往幽州的要道,一旦轲能攻占涿郡,便可切断冀州援军,断其粮草补给,使蓟县成为一座孤城。”
轲比能闻言,脸上阴霾尽扫,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之色,他猛地一拍桌案,大笑道:“妙计!妙计!骨咄禄,你果然是我的智囊!就依你所言,立刻派人通知轲能,让他率军奇袭涿郡!”
骨咄禄躬身领命,嘴角阴冷的笑意更浓。他仿佛已经看到,袁尚得知后方失守,惊慌失措的模样。
夜色深沉,一支快骑,趁着夜幕的掩护,悄然离开了轲比能的大营,朝着涿郡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急促而低沉,如同死神的脚步,正一步步逼近涿郡。
此时的涿郡,依旧沉浸在往日的繁华与安宁之中。自崔琰担任郡丞以来,涿郡在袁尚的支持下,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经济日益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城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许褚奉命镇守涿郡,每日操练兵马,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虽勇猛过人,却也深知责任重大,涿郡乃是主公的后方,绝不能有失。
这日,许褚正在校场上操练士卒,忽然一名斥候疾驰而来,翻身下马,神色慌张地禀报道:“许将军,不好了!鲜卑人来了!”
许褚闻言,虎目圆睁,声如洪钟般喝道:“什么?鲜卑人?有多少人马?从何处而来?”
斥候气喘吁吁地答道:“约莫有一万五千骑兵,打着轲能的旗号,从北面而来,一路烧杀抢掠,直奔涿郡而来!”
“一万五千骑兵!”许褚闻言,心中一惊,他万万没想到,鲜卑人竟然会分兵偷袭涿郡。他立刻意识到,情况危急,连忙下令道:“快!鸣金示警!关闭城门!所有将士,立刻集结!”
急促的鸣金声,瞬间打破了涿郡的宁静。城内百姓,听到警报声,顿时慌乱起来,纷纷奔走相告,惊恐万状。
“鲜卑人来了!鲜卑人打过来了!”
“快跑啊!鲜卑人杀人不眨眼!”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原本繁华的街道,顿时变得混乱不堪。商铺纷纷关门,百姓四处逃散,哭喊声、叫嚷声,响成一片,涿郡城内,一片人心惶惶。
郡守府内,崔琰闻讯,亦是脸色大变。他连忙召集属官,商议对策。
“诸位,鲜卑人来势汹汹,涿郡危在旦夕。如今之计,唯有死守城池,等待主公援军。”崔琰神色凝重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一名属官面色惨白地说道:“郡丞大人,鲜卑人势大,城内守军不足五千,如何能抵挡得住一万五千铁骑?不如……不如弃城而逃吧!”
“住口!”崔琰厉声喝道,怒斥道:“涿郡乃是我等立身之本,岂能轻易放弃?况且主公正在蓟县与轲比能对峙,若涿郡失守,岂不是让主公腹背受敌?我等身为涿郡官吏,当与城池共存亡,绝不可贪生怕死,弃城而逃!”
崔琰的话掷地有声,义正辞严,震慑住了那些动摇之人。众属官纷纷低头,羞愧不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