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重生明朝,我居然是国姓爷

第58章 御史弹劾起波澜

  金銮殿上,香炉袅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郑逸立于百官之列,虽然站稳了脚跟,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

   他环视四周,文武百官一个个表情微妙。

   李丞相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可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却让郑逸心中一凛。

   其他官员,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面露担忧,还有的幸灾乐祸,像极了吃瓜群众。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郑逸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了凝滞的空气。

   话音未落,一个身穿绯袍的官员突然出列,正是御史赵良。

   他手持笏板,义正言辞道:“臣有本奏!”

   郑逸心中一紧,暗道:“来了!”

   赵良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大殿中回荡:“臣弹劾工部侍郎郑逸,恃功自傲,干预朝政,目无君上,扰乱朝纲!”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嗡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郑逸?就是那个发明了很多新奇玩意儿的郑侍郎?”

   “听说他很受皇上器重啊,怎么突然被弹劾了?”

   “这赵御史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看来郑侍郎这次凶多吉少啊!”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郑逸身上,仿佛要将他洞穿。

   郑逸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后背一阵发凉。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

   他知道,这是朱允炆的阴谋!

   赵良继续说道:“郑逸仗着自己有些奇技淫巧,便目中无人,屡次干涉朝政。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扰乱朝纲,其心可诛!”

   “皇上,臣恳请将郑逸革职查办,以儆效尤!”赵良掷地有声,语气坚定。

   郑逸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匆匆走到皇上身边,耳语了几句。

   皇上听后,脸色微微一变,对郑逸说道:“郑爱卿,你如何解释?”

   郑逸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却听到殿外传来一声娇喝:“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朱婉清身穿宫装,心急如焚,全然不顾宫廷礼仪,裙摆飞扬,一路小跑着冲进了金銮殿,发丝都有些许凌乱。

   郑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如同一台超级计算机在进行数据分析。

   他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心里暗道:“想搞我?没门!” 他清了清嗓子,不卑不亢地说道:“赵御史,你口口声声说我恃功自傲,干预朝政,可曾拿出真凭实据?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哪一件不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

   他环顾四周,目光如炬,扫过那些窃窃私语的大臣,语气坚定有力:“火药的改良,是为了抵抗北元入侵;新式农具的推广,是为了让百姓丰衣足食;水利设施的修建,是为了减少天灾带来的损失。我所做的,哪一件是为了个人私利?!我所提拔的张大人,在治理黄河水患时,亲赴一线,三个月未曾归家,成功堵住决口,保一方百姓平安;李大人,革新盐政,使得盐税增收两成,这些都是为大明的贡献,何来营私?” 郑逸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仿佛金石落地,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一旁的几位武将听闻“火药的改良,是为了抵抗北元入侵。”纷纷点头称是,赵御史见状,眼神中的慌乱又多了几分。郑逸接着说“新式农具的推广,是为了让百姓丰衣足食。”一些文臣也微微颔首,赵御史的额头汗珠愈发密集。

   赵御史被郑逸的气势震慑,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闪烁不定,原本胸有成竹的表情也变得有些慌乱。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工部侍郎,竟然如此能言善辩,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反驳。

   “郑逸,你休要狡辩!” 赵御史色厉内荏地喊道,试图掩饰自己的慌乱,“你结党营私,排除异己,难道不是事实吗?”

   郑逸冷笑一声,反问道:“我结党营私?请问赵御史,我结的哪个党,营的哪个私?我所提拔的人,哪一个不是有才华、有能力,为大明做出贡献的?” 郑逸犀利的质问,让赵御史的脸色更加难看,如同吃了苍蝇一般。

   就在这时,朱婉清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争论。

   “父皇,郑逸哥哥他绝不是那样的人!”朱婉清跑到大殿中央,跪倒在朱元璋面前,急切地说道:“郑逸哥哥为大明做了多少事,您是看在眼里的,他为了大明,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怎么可能会做出那些事情?儿臣恳求父皇明察!”

   朱婉清的眼中,满是对郑逸的担忧和信任,那份情真意切,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动容。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女儿,心中一软,再看向郑逸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思量。

   “父皇,郑侍郎真的是好人!” 朱婉清见父皇不语,又着急地补充道,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似乎生怕郑逸被冤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