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盛世奠基
紫禁城太和殿,龙椅之上,光绪帝身着明黄龙袍,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群臣。今日朝堂,议题聚焦于大清称霸全球后的诸多事宜,关乎帝国未来的稳固与繁荣。殿下,沈万海身着朝服,神色庄重,静候光绪帝开口。
“沈爱卿,如今我大清已称霸全球,然这万里江山,千头万绪。朕欲开创万世之基,爱卿以为,当务之急为何?” 光绪帝声音沉稳,透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沈万海上前一步,跪地叩首:“皇上圣明。臣以为,当下有三事最为紧要。其一,国内经此大战,虽士气高昂,但民生疲惫,需大力发展农工商业,休养生息;其二,海外属地众多,文化风俗各异,需妥善治理,促进融合;其三,虽鹰酱已求和,但潜在反对势力仍存,需加强防范,稳固统治。” 沈万海条理清晰,将关键问题一一列出。
光绪帝微微点头:“爱卿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爱卿全权负责,朕定全力支持。”
退朝后,沈万海即刻投身于繁忙事务之中。他首先召集农工商各部官员,商讨国内经济发展策略。“诸位,如今国内百废待兴,农业乃国之根本,需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工业方面,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发展新型制造业,提升我大清工业实力。商业上,整顿市场秩序,拓宽贸易渠道,促进商品流通。” 沈万海目光坚定,对各官员提出明确要求。
农业官员忧心忡忡:“大人,水利建设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周期较长,恐短期内难以见效。”
沈万海沉思片刻:“可先从修复现有水利设施入手,同时组织各地乡绅民众,以工代赈,既解决百姓生计,又能加快工程进度。另外,派遣农业专家,深入各地农村,实地指导农民种植,确保新技术得以推广。”
工业官员接着说道:“大人,发展新型制造业,需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然目前国内技术人才短缺,如何是好?”
沈万海微微一笑:“可从海外属地选拔优秀技术人才,邀请他们来大清传授技艺。同时,在国内各大城市设立工业学堂,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对于积极投入工业发展的民间资本,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与政策扶持。”
在沈万海的组织下,国内经济发展计划逐步展开。各地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新的种植技术让庄稼茁壮成长。工厂里,机器轰鸣声不断,新型制造业蓬勃发展,一件件精美的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商业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贸易往来频繁,一片繁荣景象逐渐显现。
而在海外属地,沈万海派遣了大量精通当地文化风俗的官员,前往各地治理。在非洲殖民地,官员们深入部落,与酋长们促膝长谈。“酋长,我大清统治并非为了掠夺,而是为了与你们共同发展。我们将帮助你们修建学校、医院,改善生活条件。但也需你们配合,维护地方秩序。” 官员们耐心地向酋长们解释着大清的治理理念。
酋长们虽心存疑虑,但看到大清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逐渐放下防备。学校里,非洲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来,他们学习着中文、科学知识,眼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医院中,大清的医生们为当地百姓诊治疾病,先进的医疗技术让许多疑难杂症得以治愈。非洲民众对大清的统治开始由抵触转为接受,甚至一些年轻人主动加入大清军队,为维护属地稳定贡献力量。
在欧洲,大清派驻的官员继续巩固统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高卢鸡南部的城镇,在大清治理下,经济愈发繁荣。官员们组织当地民众,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让欧洲人更加了解大清文化。“原来大清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我们以前竟知之甚少。” 一位高卢鸡学者在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后,感慨地说道。同时,大清也吸收欧洲先进的科技与艺术成果,促进自身发展。
然而,潜在的反对势力并未完全消散。在鹰酱,一些极端势力不甘心失败,秘密策划着报复行动。他们联络全球各地对大清统治不满的势力,企图制造混乱,颠覆大清的统治。“我们不能让大清就这样称霸,必须想办法反击!” 鹰酱极端势力的首领在秘密会议上咬牙切齿地说道。
沈万海通过情报系统,得知了这些反对势力的动向。“传令各地情报部门,加大对反对势力的侦察力度,一旦发现线索,立即采取行动,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对海外属地和国内重要设施的安保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沈万海迅速做出应对部署。
在亚洲,大清主导的区域联盟进一步发展。各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更加紧密。高丽、安南等国,在大清的支持下,国力不断增强。“我高丽能有今日之繁荣,全赖大清之恩。今后,我高丽定当全力支持大清,维护亚洲和平。” 高丽国王在与大清使者会面时,感激地说道。亚洲各国共同举办联合军演,提升军事协同作战能力,应对潜在威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