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剑指倭国
朝堂之上,光绪帝面色凝重,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随后缓缓开口,声如洪钟:“朕深思熟虑,如今大清改革初有成效,国力渐长,是时候扬我国威,征伐四方。朕决意,首战倭国,让那蕞尔小邦见识我大清之天威!”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皇上,万万不可啊!” 一位年迈的保守派大臣 “扑通” 一声跪地,声音颤抖,满是惊恐,“倭国虽小,但近年来学习西方,军事力量不容小觑。我大清虽在改革,可根基未稳,此时贸然发动战争,万一失利,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试图用自己的担忧唤醒光绪帝的理智。
沈万海站在一旁,心中同样震撼不已。他深知光绪帝的雄心壮志,也明白这场战争的复杂性。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思索着其中的利弊与可行性。
还没等他开口,一位年轻的改革派大臣激动地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皇上英明!倭国向来对我大清虎视眈眈,如今我大清改革图强,正应主动出击,一雪前耻。此战若胜,不仅能扬我国威,还能为改革赢得更多的空间和资源!”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军队凯旋而归的场景。
光绪帝微微点头,目光看向沈万海:“沈爱卿,你意下如何?”
沈万海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恭敬说道:“皇上,此乃重大决策,臣以为需从长计议。如今我大清虽在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军事力量的提升仍需时日。倭国经过明治维新,海军实力不容小觑。不过,若皇上决心已定,臣愿竭尽全力,为皇上筹备战事。” 沈万海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他一方面为光绪帝的雄心所鼓舞,另一方面也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风险,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此时,他的心跳微微加快,他知道,一旦战争开启,大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他也将肩负起重大的责任。
“沈爱卿所言极是。但朕心意已决,这倭国必须征伐!朕要让世界知道,我大清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 光绪帝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退朝后,沈万海立刻开始着手筹备战事。他首先对大清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发现海军的战舰数量虽有增加,但在性能和火力上,与倭国相比仍有差距。陆军方面,武器装备的更新也尚未完成,士兵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我们的军事力量还未达到最佳状态,此时开战,胜算不大啊。” 李逸满脸忧虑地向沈万海汇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沈万海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方面,加快武器装备的生产和更新,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另一方面,加强士兵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战斗素养。同时,我们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弥补不足。” 沈万海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艰难,但并非毫无胜算,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增加胜利的把握。
在筹备战事的过程中,沈万海遇到了重重困难。资金短缺成为了首要问题,购买先进武器和扩充军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国库的储备有限。
“大人,如今资金缺口巨大,我们该从何处筹集资金呢?” 负责后勤的官员焦急地问道,他的脸上满是无奈和焦虑。
沈万海思考片刻后说道:“我会向皇上请求,适当增加赋税,但要注意分寸,不能让百姓负担过重。同时,鼓励国内的商人投资军事产业,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另外,与各国的贸易往来要进一步加强,增加财政收入。” 沈万海的思维敏捷,迅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然而,就在沈万海为筹备战事忙碌时,朝堂上的保守派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这场战争是光绪帝的一意孤行,会让大清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皇上被改革派蒙蔽了双眼,这场战争就是一场灾难!我们不能让大清的百姓为他们的错误决定买单!” 一位保守派大臣在私下里煽动着其他官员,试图阻止战争的爆发。
沈万海得知此事后,心中愤怒不已。他进宫面见光绪帝,说道:“皇上,保守派在暗中破坏战事筹备,他们四处散布谣言,动摇军心民心。请皇上严惩这些人,以正视听。” 沈万海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他深知,若不制止保守派的行为,将会对战争的筹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光绪帝脸色阴沉:“这些人实在是可恶!竟敢在背后搞鬼。朕会下令,严惩那些造谣生事之人。沈爱卿,你只管专心筹备战事,不要被这些琐事干扰。” 光绪帝的声音中带着愤怒和坚定,他决心排除一切阻碍,实现征伐倭国的目标。
与此同时,倭国也得知了大清即将征伐的消息。倭国天皇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