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76章 毕生心愿,文豪落幕!

  同一时间,兴化县。

   城外草庐内,施耐庵披着单衣,独坐桌前。

   已经年逾古稀的他,自知寿命将尽,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但即便时间所剩无几,这位老人家依旧心坚如铁、志不可摧,紧咬着牙关,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将毕生的夙愿完成!

   “咳咳.......”

   如今,每写出几个字,施耐庵都会感到胸口憋闷,心力憔悴。

   一声声剧烈的咳嗽,使他面前的油灯变得忽明忽暗,摇曳不定,仿佛预示着什么。

   扑通!!

   忽然间,施耐庵眼前一黑,身子佝偻着倒下,而手中的那只笔滚落一旁,在纸上染了大片墨迹。

   “老师!!”

   罗贯中忙着在院中打水,回来的时候,恰好撞见了这一幕。

   当下顾不得其他,撇下水桶,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屋内,上前试了试施耐庵的鼻息。

   幸好,还有一点......

   这些日子,他一直留在这里,白天做些杂活,晚间服侍老师写书磨墨。

   可谓尽心尽力,时刻紧绷着神经。

   期间,也从城里请了几位有名的郎中,给施耐庵诊病用药,但都如石沉大海,不见好转。

   直到今天,病情再次复发!

   “唔......”

   过了许久,躺在床上的施耐庵似乎缓过口气,艰难的睁开眼睛,悠悠醒来。

   但脸色依然暗沉,毫无血色,瞳孔中光芒涣散,气若游丝。

   “老师,你终于醒了!”

   见到这一幕,人到中年的罗贯中,激动的五脏俱焚,眼眶通红。

   “您先好好休息,我马上去请郎中!”

   犹说未了,施耐庵从被子底下,探出一只满是褶皱的老手,轻轻拦住了他。

   仿佛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回光返照,做出了最后的诀别。

   “别......别费事了!”

   “这两年,各个名医开的方子,咳咳......也有十几副了,没什么用的。”

   “我们......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罗贯中鼻子一酸,眼神中满是不舍。

   想当年,他们走南闯北,游历四方,共同投奔到张士诚的麾下效力,要尽己之所能,还天下太平。

   虽然功败垂成,但也曾轰轰烈烈的活过一回,不枉此生了。

   而今提起,依然值得回味!

   可是.....

   看着昔日亦师亦友的施耐庵,即将撒手人寰,驾鹤西归,叫他怎么能视若无睹的放下?

   “老师,您别担心!”

   “学生那里还有些积蓄,请个郎中不成问题!”

   “《水浒传》这本书尚未完结,您可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闻言,施耐庵却摇了摇头。

   仿佛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随时都会咽气,必须争分夺秒,交代最后的遗言。

   “这正是我要说的......”

   “那是我穷尽半生精力,呕心沥血创作出的,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写完它,并面向世人。”

   “但眼下......怕是来不及了!”

   “我现在,就好像那风前烛,雨里灯,别说提笔书写,连支撑着坐起来的力气都没了!”

   罗贯中还想说什么,蠕动着嘴唇,还是住了口。

   “老夫一生碌碌无名,好容易安定下来,只想写出本精彩绝伦的小说,证明自己没有白活。”

   “我死后......希望你能继承遗志,将《水浒传》写完,将它发扬光大!”

   “你,能办到吗?”

   最后几个字,似乎是托付,又像是恳求......

   三天后,史上的一代文豪巨擘,传统小说的先驱者,施耐庵先生与世长辞,悄然落幕。

   为人弟子,罗贯中生前尽孝,死后自然要为其发丧。

   混迹多年,师徒俩虽衣食无忧,却也并非身家巨富,日进斗金。

   因此,葬礼的排场并不如何隆重。

   “老师,一路走好!”

   “就算拼尽余生,我也要将《水浒传》写完,帮您老达成最后的心愿。”

   “功成之日,再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坟茔前,秋风瑟瑟,草木凋零。

   罗贯中披麻戴孝,烧着香烛纸钱,在地上长跪不起。

   一方面,感怀先师辞世,内心悲痛。

   另一方面,自己当下春秋鼎盛,年富力强,还要考虑下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首先,继承施耐庵的志向,撰写小说是肯定的。

   但兴华县中,他又没有别的亲眷,一个人留在这里,未免清冷孤单。

   思来想去,罗贯中决定收拾行囊,去定远县居住。

   一来,那里是小说的兴起之地,必然有着浓郁的氛围,环境相对不错。

   其次,他想尝试着,找到那位抢在他前面写出《三国演义》的人,看看是何方神圣?

   说起来,书既然在定远县发售,想必作者离那里不远......

   既然做出了决定,处理完丧事后,罗贯中就开始整理师父留下的书稿,变卖房屋家产,准备踏上旅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