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202章 好哇,都是咱的好儿孙!

  

第202章 好哇,都是咱的好儿孙!

   “这么说,咱还有二十年时间?”

   “不赖,不赖!”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达到这个水平,朱元璋已经很知足了。

   至少,他现在知道了自己的一些举措,给大明带来了许多影响,要改过自新的话,还是有机会的。

   “对了,你刚刚提到......”

   “咱家老四以后会当皇帝,是怎么回事?”

   “他不好好在北方戍边,给朝廷看守门户,为何要起兵造反呢?”

   李善长会心一笑,旋即起身,到柜子里翻腾一阵,找出了个白色的小瓶子。

   里面装的,是征服爪哇国时获赠的奖励——

   特效降压药!!

   怕的是,等会儿听到后世子孙的种种奇葩行为,会怒火直冲天灵盖,血压飙升,当场噶过去!

   大小也是五十岁的人了,经不起折腾。

   万一要是死在这里,他和大明的仇怨,就彻底结下了。

   “老朱,有个好心理准备。”

   “等下要说的事,会超过你的承受范围。”

   做了一番交代,李善长给自己倒了杯酒,开始步入正题。

   “说起燕王造反,奉天靖难,追根溯源,原因还是出在你的好孙子,朱允炆身上。”

   “在你临终前,曾经问过他,若是继位之后,那些藩王叔叔们暗怀异志,不服调遣,甚至做出更过分的,他会怎么处理?”

   “当着你的面,那小子嘴上说得可好听了......”

   “先以德服人,再用礼法约束,实在不听劝告,再选择削蕃,或者兵戎相见。”

   “等到你一驾崩,他立马变了路数,什么仁义礼智信,都不要了,直接重拳出击,作风相当强硬!”

   “在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等人的鼓动下,朱允炆勒令削藩,找了几个软柿子练手。”

   “首当其冲的,便是周王朱橚,被一道圣旨废为庶人,发配到云南蛮荒之地。”

   “接着,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一并被废为庶人。”

   “最惨的,莫过于湘王朱柏了……”

   “因被诬告谋反,得知锦衣卫即将上门,带着全家老小,举火自焚而死。”

   “觉得一切顺利,藩王毫无还手之力,朱允炆磨刀霍霍,将目光对准了真正的对手——

   驻扎北平的燕王,朱棣!”

   “原本,打算借着你祭日的名头,将燕王诱骗到京城,软禁起来,或直接干掉!”

   “但你家老四棋高一着,楞是没上当,推脱身体有恙,仅让三个儿子去参加。”

   “再然后,朱允炆派出亲信,控制了北平周边的军队,又让人严密监视燕王府的动向,捕捉一切蛛丝马迹。”

   “到这儿,无论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是为了遥远的皇位,朱棣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当然,并不是说燕王不想当皇帝,恰恰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想。”

   “建文初年,他设下鸿门宴,干掉了朱允炆安插的眼线,立马以朝中有奸臣做乱,奉先皇遗诏,起兵靖难,清君侧……”

   “带着八百名府兵,堂而皇之的造反了!”

   “这场战争,前后历经四年之久,被称为靖难之役!”

   “最终,以燕王攻破应天城,登基称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而结束,是为永乐朝!”

   “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朱棣甚至删改建文时期的史书,耍起了无赖。”

   “对外声称:洪武三十五年,太祖高皇帝亲自传位给朕!”

   “好小子,撒谎话连草稿都不打……”

   此话一出,朱元璋更是气炸连肝肺,锉碎口中牙。

   明晃晃二目圆睁,冷森森要人胆寒,拍着桌子大喊。

   “逆子!逆子!”

   “咱活了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厚颜之人!”

   “和自家侄子争抢皇位,亏他想得出来!”

   “什么样的爹,能生出这样的畜生!”

   “气煞我也!”

   叫嚷了半天,忽然觉得哪里不对,气势便弱了下去。

   毕竟,燕王朱棣是他的亲生儿子,一不留神,连自己都骂进去了。

   转念一想,老四公然起兵,抢夺侄子的皇位,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但朱允炆迫害亲叔叔,矫枉过正,难道就对吗?

   说好了先用怀柔策略,小火慢炖,争取体面收场。

   自家人嘛,有什么不能谈的呢?

   结果,刚上来就使出王八拳,光有大棒子,一根萝卜都不给,完全是把人往绝路上逼!

   骨肉相残,悖逆人伦,朱允炆那个小崽子,也真下得了手!

   还有齐泰、黄子澄等人,身为臣子,居然鼓动皇帝削藩,离间皇家亲情,上蹿下跳的,究竟是何居心?

   奶奶的,没想到咱百年之后,大明如此不太平!

   念及至此,老朱脑海中灵光一闪,捕捉到了当中某个关键点。

   “老家伙,你刚刚说,老四仅用了八百府兵,历时四年,就造反成功,登基称帝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