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255章 兴道学,匡汉室

  钱广进轻声叮嘱道。

   “张道长,陛下近日染了风寒一直在休养,得知你来特意相见。”

   “陛下最不喜夸夸其谈的狂徒,一会儿见到陛下要注意。”

   “还有,陛下最近正因为伊教的事情头疼,道长千万记住。”

   ……

   钱广进喋喋不休,张中微微一笑,说道。

   “钱大人放心,贫道心中清楚,贫道从大明过海来汉国,自有大志向,不会信口开河的。”

   钱广进这才放心,三人遂上了大船。

   海风习习,李善长正在饮茶,身边的陈祖义在一旁小心地侍候着。

   “陛下,张道长来了。”

   钱广义上前,禀告道。

   李善长缓缓地转过身,看向张中,张中与李善长对视的瞬间,全身一震。

   “贫道张中,拜见汉国皇帝陛下!陛下真乃神人也!”

   给李善长溜须拍马的人有很多,可上来就称赞李善长为“神人”的,张中是第一个。

   钱广进的脸一垮:完了!

   他叮嘱了张中,李善长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怎么张中还往雷点上踩?

   果然李善长眉头微皱,问张中:“哦?张道长见朕第一面,就可知朕为神人?”

   张中面色一正,道:“贫道粗通望气之法,陛下外表看着老迈,内里却英华内敛、健壮如同青年。”

   “依贫道来看,陛下您的体格不弱于身旁的这位将军,再活个四五十年,并不是难事。”

   陈祖义差点没忍住笑,暗道:这道士真会溜须拍马,陛下今年都六十四岁了,再活个四五十年岂不是到了百岁高龄?

   纵观前元近百年,有几个人能超过百岁高龄而不死的?

   李善长微微眯起眼睛,有些惊讶,他经过系统强化身体,虽没有改变外貌,内里的确强健如年轻人。

   偶然风寒不过是李善长做的戏罢了,其他人都没瞧出来门道,张中却瞧出来了,有点意思。

   “那朕就借张道长吉言,张道长,请上座。”

   李善长请张中落座,笑呵呵地说道。

   “张道长与三千道门中人到汉国来,朕很高兴,以后你们便安心待在汉国,汉国会为你们修建道观,将道教发扬光大。”

   张中郑重地谢过李善长,旋即语出惊人。

   “陛下,贫道与其他的道门中人不同,他们来到汉国是为了兴盛道教,贫道则要辅佐陛下开创万世未有之功勋!”

   噗!钱广进喝进嘴里的茶水差点没吐出来,冷彪冷峻的脸颊上肌肉微微抽动,也在忍着笑意。

   陈祖义则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张中:您哪位?开口闭口辅佐陛下,您配么?

   李善长慢条斯理地举着茶杯,道:“哦?张道长要如何辅佐朕开创万世功勋?”

   “贫道问陛下,为何要召三千道士来汉国?”

   张中轻声问道。

   李善长闻言想了想,道:“海外多为蛮夷,所信教派庞杂,若无一新的教派统一其信仰,日后必生乱子。”

   张中微微颔首,说道:“贫道猜到了陛下的用意,所以,贫道要给陛下献的第一策,便是——‘兴道教,匡汉室’!”

   陈祖义忍不住咧嘴笑了。

   “张道长,道教什么德行我陈祖义可见过,讲究清静无为,怎么匡扶汉室?”

   “可别跟‘周树人’先生写的《三国演义》一样,天公将军张角揭竿而起,重创汉室就不错了。”

   陈祖义拍了拍胸膛。

   “要匡扶汉室还是要靠咱大汉的文臣武将才行,靠着虚无缥缈的东西,行不通。”

   李善长倒是没有生气,问张中:“张道长,你这‘兴道教,匡汉室’,可有具体方略?”

   “有!其一,兴道教不可按照中原地区传播道教那般,据贫道所知,这南洋各地兴盛佛教、伊教。”张中早就想好了说辞,侃侃而谈。

   “请陛下用汉国之手段,强行推行道教,打压佛教、清除伊教,如此才可保汉国正朔,保汉国安宁。”

   李善长饶有兴致地看向张中:“张道长,似乎对伊教很是敌视啊?”

   张中闻言点了点头,“伊教色厉内荏,残忍狡诈,少则争取特权,多则喧宾夺主!若任由其在汉国发展下去,早晚会成为祸患!”

   张中这话说到了李善长的心坎儿上,这几日,被汉国占据的浡泥土地上,便有伊教教徒在闹事。

   “继续说下去。”

   “其二,汉国兴盛道教之后,宜从教义入手,尊奉汉国皇帝,以此令汉国长盛不衰!”张中越说越惊人,最后竟要重塑道教教义。

   李善长听完,不禁放声大笑。

   “张道长,你这道士当得怎么满心都是算计,丝毫没有方外之人的清心寡欲?”

   张中这所提的第一点,李善长极为认同,不过第二点修改教义要施行起来难度不小。

   张中一本正经地说道:“陛下,贫道敢来汉国,就是为了做出一番功业来。”

   “不管后世称贫道为‘妖道’也好,称贫道为‘圣人’也罢,贫道都不在意,只要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