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婚当日,李祺进京!
这一日,应天城内,春暖花开,风和日丽。
早在去年,朱元璋和李善长为膝下儿女敲定了婚事,两家结下秦晋之好。
而今,正是个黄道吉日。
在天子脚下,龙土之上,一对新人的婚礼,盛大召开!
一早,李祺从南门入,穿着颜色喜庆的袍服,骑着高头大马,
脸上挂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开始沿着城内的主干道游街,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
看上去,活像个行走的大红包!
甭管他本人喜不喜欢,规矩就是这么定的,没得选择!
大喜的日子,敢穿身白的试试?
皇帝的女儿结婚嘛,自然要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
何况,朱元璋又是喜欢偏袒自家儿女的。
满城上下,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谁敢不卖这个面子?
故而,天刚蒙蒙亮,住在京城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几乎统一放假。
纷纷走出家门,准备迎接新郎官。
更有甚者,连夜跑了十几里路,专程来凑个热闹。
那边,李祺的队伍还没到呢,街道两侧,已经站满了围观者,个个抻着脑袋,翘首以盼。
真可谓站无虚席,万人空巷。
来晚的,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等的久了,有人耐不住寂寞。
“怎么还没到啊,快急死我了!”
“皇帝嫁女儿,可不常见,我还想看看新郎官长啥样呢!”
“不知道比我如何,能否配的上公主?”
对这番略带嫉妒的吐槽,一旁的大汉听不下去了,出言讥讽道。
“哼,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甭管新婚驸马是谁,模样长相,保证比你强!”
“皇帝的眼光,还能差了?”
“再说,瞧瞧你自己,个头没有三块豆腐高,长得跟抓鬼的钟馗似的,还做梦娶公主?”
“皇帝就算把女儿拉去垫猪圈了,留在家里当老姑娘,都不会便宜你的!”
遭到了人身攻击,最先开口的那名男子神情十分难看,带着几分怒火,撸起袖子,就要讨个说法。
回头一瞧,说话那位,长得魁梧壮硕,满脸横肉,胳膊比他大腿还粗,气势立马弱了下来。
但众目睽睽之下,嘴上仍不服输。
“咋滴,谁腰带没系好,把你给露出来了?”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吃老子不到嘴里,做个梦还不行了?”
话说得难听,那壮汉更是气得不行,单手把人提溜起来,攥着拳头逼问道。
“你小子,再骂一句试试?”
见两人要当街开打,周围的百姓下意识后退,抱着吃瓜看戏的心态,也免得殃及自身。
“都给我住手!”
“今个是公主大婚之日,就不怕官府来人,把你们带走吗?”
就在冲突即将爆发时,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走了出来,出言制止了争端。
那二人闻言,各自退了一步,没再继续纠缠。
他们倒不是怕这个年过半百,行将就木的糟老头子,主要是畏惧着官府的责罚。
为这点事儿,犯不上吃官司。
与此同时,周围百姓的目光,很快汇聚到那劝架的老者身上。
得到了关注,老者微微抬头,一捋颔下的山羊胡,表情无不得意,语气信誓旦旦的说。
“呵呵......不瞒诸位高邻!”
“老头子空活半百之年,见识短浅。”
“不过,新郎官是哪家的公子,的确略有耳闻。”
众人听罢,带着好奇,赶忙把耳朵凑过去。
“究竟是谁?”
“老人家,你快说吧!”
“是啊,我们都想知道!”
有道是,装逼不论年纪,有机会都想显摆一把。
周围越来越多的求问声,极大的满足了老者的虚荣心,当即端起架子,摆出老神哉哉的模样。
直到卖足了关子,才勉为其难的开口道。
“新郎官不是别人......”
“正是咱大明开国六公爵之首,前任中书省丞相,授太师衔,领韩国公,李善长家的公子!”
此言一出,立马响起了‘恍然大悟’的声音。
“原来是他啊!”
“怪不得!”
见状,那老者精神抖擞,内心暗暗得意。
空活了大半辈子,总算被他装到一回,没说的......
一个字,爽!
紧接着,他为了留足印象,继续兜售那道听途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见闻。
“其实,不用猜都知道。”
“能配上皇帝女儿的,除了宰相家的公子,还能有谁?”
“历朝历代,皇帝与大臣联姻,本就稀松平常......”
别看周围百姓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那个满嘴跑火车的老者,说的还真就不对!
有明一朝,朱元璋为防臣子借助与皇家联姻,集聚势力,内外勾结,尾大不掉......
给女儿挑选驸马,多从乡下平常人家物色,符合嫡子出身,三代以内,背景清白,品行良好即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