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283章 汉国农业大发展

  【叮!恭喜宿主获得太平郡民心,完成隐藏任务:民心归一】

   【叮!隐藏任务奖励已送达,奖励:玉米、红薯种子及培育技术!】

   达尔信案过去了快一个月,当李善长已经返回蓬莱郡后,忽然系统传来好消息。

   李善长上一次触发隐藏任务,还是他的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妾生下两儿一女。

   那次李善长获得了龟甲船设计图与寿命增长,这次则给了他两种作物种子。

   玉米在历史上要在嘉靖年间,才传入中原,在嘉靖三十四年《巩县志》中首次提到“玉麦”,玉麦就是玉米。

   红薯传入中原的时间,大概是正德到嘉靖年间,后到万历年间才由福建陈振龙从菲律宾吕宋岛偷带着薯藤回国。

   玉米与红薯两种作物,全都是喜温作物,其中玉米对降水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汉国的吕宋郡、大良郡都有许多山地,正适宜种植玉米为作物,提高粮食产量。

   红薯生长期需要一百二十天到两百天,适宜的温度在二十度到三十度之间。

   红薯的耐旱性强,但惧怕洪涝,这个特点正好在太平郡可以大面积地铺展开。

   李善长遂召集汉国内负责农业的官员,以及李芳、李祺、毛遂三位郡守,来到蓬莱城议事。

   达尔信死后,毛遂便接替达尔信成为了汉国太平郡郡守,将太平郡治理得有声有色。

   皇宫,武英殿内。

   李善长命人制作了一张巨幅地图,地图上标注了整个汉国的领土,以及领土里面的地形。

   李祺、李芳见到那地图之后啧啧称奇,李祺问道:“父皇,您这地图上面标注的都是什么?这是什么作物?怎么如此奇怪?”

   李祺来到海外,也算见多识广,可是连他都没见过,可见这东西多么稀奇。

   李善长含笑,解释道:“此物名为玉米,又称作‘玉麦’,而这个叫作‘红薯’。”

   “此二者是真新寻来的作物,正好可以解我大汉部分地方缺粮的燃眉之急。”

   汉国的国力蒸蒸日上,横行南洋无人可敌,但汉国也面临自己的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粮食问题,海岛国家不比大明那样的国家,拥有大量的耕地。

   海岛上有的多山,有的多水,上好的耕地并不多。

   太平郡虽然铲除了贵族,将土地下发给百姓,但是种植什么样的作物却成了一个问题。

   为此朝廷下了大功夫,鼓励农事。

   李善长挥挥手,命冷彪将玉米、红薯成品取来,给李祺、李芳等人看。

   有一位掌管农事的官员凑过来观瞧,啧啧称奇,道:“请问陛下,这玉米与红薯生长周期如何?其他习性又如何?”

   李善长早就将玉米、红薯培育技术命人誊抄了数份,就等着这些官员来呢。

   “朕已经将两种作物的习性、培育方法编纂好,诸位爱卿要仔细看一看。”

   “只要能将玉米、红薯推广下去,不出两年我汉国的粮食问题,将彻底解决!”

   李芳翻阅着书册,不禁啧啧称奇。

   李芳赞道:“这两种作物简直是天佑我大汉!有了它们大汉将再无饥荒!”

   作物推广是一个繁琐细致的事情,李芳、李祺、毛遂等官员在蓬莱城待了五日。

   五日后推广的章程才拿出来,源源不断的作物种子被运送往大汉各郡各地。

   汉国百姓对玉米、红薯并不了解,故种植推广产生了一些问题与矛盾。

   不过,太平郡的推广却异常顺利,因为太平郡的百姓对李善长的支持超乎想象。

   诛杀达尔信一党,重塑了太平郡的格局,让太平郡成为了李善长的铁杆支持者。

   有太平郡带头,其他郡便陆续跟随,结果自然是喜人的,玉米、红薯的种植大获成功。

   尤其是红薯的生长速度快,味道极好,至少比土豆要好上很多,可当作饱腹的佳品。

   随着两种作物的推广,汉国也迎来了农业技术大发展。

   就在这时,来自大明的使者抵达了蓬莱城。

   使者名叫蒋瓛,乃是毛骧在锦衣卫中的亲信,受命前来大汉拜见汉皇李善长。

   蒋瓛生的仪表堂堂,天生笑面,见到李善长后彬彬有礼,“臣锦衣卫千户蒋瓛,拜见汉皇陛下!”

   李善长与毛骧的关系,随着双方贸易的紧密联系,越发的好。

   “蒋千户不必多礼,毛大人的身体可还好?朕听说他前几个月染了病。”

   蒋瓛微微颔首,道:“有劳汉皇陛下挂念,毛大人已经康复了,还让臣感谢汉皇陛下送去了药品。”

   顿了顿蒋瓛又说道:“另外,毛大人说汉国出售的龙脑香实在紧俏,还请汉皇陛下能多给商队些货物,让他多多打开销路。”

   随着满剌加国被汉国吞并,龙脑香基本被汉国垄断,这里面的利润是天价。

   李善长仰面而笑,道:“好说,朕与毛大人是老相识,这点事不算什么。”

   李善长挥挥手,问道:“蒋千户,朕与朋友不喜欢绕圈子,便直说了,大明皇帝派你来,所为何事?”

   蒋瓛是毛骧亲信,自然不会藏着掖着,便将事情原委讲来。

   大明今年北征,攻克哈拉和林后火烧和林,打得北元节节败退,本来举国欢庆。

   岂料汉国攻克满剌加国的消息传到大明,让朱皇帝与大明文武都很郁闷。

   你李善长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还有卫青战舰这般神器,你难道不想威胁我大明的沿海么?

   故朱元璋让毛骧联系李善长,想要求购当前汉国最先进的战舰——卫青战舰。

   李善长听完蒋瓛讲述完其中原委,不禁笑了,嘀咕道。

   “老朱啊老朱,你的胃口真不小,一下子就要我汉国的卫青战舰?蒋千户,大明皇帝陛下可说,要花多少钱买我卫青战舰?”

   蒋瓛想了想,说道。

   “汉国龟甲船的价格大概十五万两左右,所以,陛下想要以五十万两的价格,购买一艘卫青战舰。”

   枪炮这样的工艺大明不好模仿,但是卫青战舰的难点在于船只结构。

   只要能购买一艘完整的卫青战舰回去,大明的工匠们进行模仿,大明也定能造出来。

   这是朱皇帝打的主意。

  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71xu.com)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71xu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