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80章 庆典当日,李善长的神秘大礼!

  这一通,直接给朱元璋夸美了。

   即使开口的是胡惟庸,似乎也不那么讨厌了。

   此时只想说......

   小胡啊,今天表现的不错。

   会说你就多说点!

   百官一看,宰相都起好带头作用了,立马见微知着,发挥出十成功力,随声附和起来。

   霎时间,群臣踊跃,气氛高涨!

   口中滔滔不绝,唯恐夸得不够卖力,不够彻底。

   像什么圣上德比三皇,功盖尧舜......这种耳熟能详的调调,可谓张嘴就来。

   陛下当名垂青史,千古一人,更是老生常谈的把戏。

   汉高祖、唐太宗算哪根葱,跟您就没法比!

   离了您,地球都得原地爆炸!

   在臣等心中,只有一个太阳,那就是至高无上,雄才伟略的大明皇帝陛下......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在场的各位文官,无一不是深受儒家熏陶,钻研马屁功夫几十年的佼佼者,红口白牙,什么肉麻的话都能说出来。

   干脆把朱元璋搞成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完人。

   一手‘屁遁·彩虹屁之术’,耍的那是出神入化,令人拍案惊奇,无以言表。

   估计老朱得个痔疮什么的,不用看大夫了,他们就能负责给舔好。

   到最后,连他本人都听不下去了,轻咳了两声,给身旁的侍从太监使了个眼色。

   “吉时已到!”

   “陛下有旨,请众位皇子及文武百官,进献寿礼!”

   话音才落,太子朱标做出表率。

   只见他躬身上前,步伐平稳有力,递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锦盒。

   “父皇,这是儿臣花了月余时间,日月钻研,模仿着王羲之的真迹《快雪时晴帖》,作为您的万寿之礼,权请笑纳!”

   朱元璋闻言,即刻大喜。

   命人当众展开,果然临摹的惟妙惟肖,有九分神韵。

   端的是笔法流畅,铁画银钩!

   以他对朱标的喜爱,礼物不在轻重贵贱,关键是心意诚恳,彰显皇家亲情。

   至于有没有花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重要。

   “众位卿家,太子的书法可有长进?”

   百官听罢,立马显露本色,心领神会,赶紧夸了一番。

   “陛下,太子恭孝仁德,是我等楷模啊!”

   “没错,殿下文采飞扬,于书法上出类拔萃,臣不及也!”

   “我大明江山,后继有人啊......”

   由于,朱标为人谦和,德才兼备,与群臣相处融洽,没人会在这个时候泼冷水。

   虽有溜须拍马的底色存在,却也见得几分真心。

   风头一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以及未来的大明三代目,奉天靖难的头号功臣,燕王朱棣等诸多皇子,都将自己的贺礼献上。

   他们大多是花钱买的,不曾下苦功、耗费心血,但朱元璋今日难得高兴,依然给足了笑脸。

   “好好好......”

   “咱有子如你等,足慰平生!”

   “百年之后,大明江山的重担,还需要你们齐心协力,荣辱与共才行!”

   皇子们表示谨记,便一一退下。

   紧接着,到了大臣献礼的环节,气氛再度火热。

   这些人,基本按照私下商量好的,同品级的官员中,所献之物虽各有不同,可价值相差无几。

   主打一个和光同尘,不抢风头。

   如此推算,到目前为止,众多贺礼之中,当属胡惟庸的最是昂贵。

   他准备的,是一双翡翠狮子镇纸,价值连城。

   是专程请来高手匠人,用心雕琢,称得上美轮美奂,溢彩流光。

   且造型独特,放眼整个大明,很难找出第二对。

   见到老朱喜悦的神情,胡惟庸暗想,这把绝对稳了!

   今日盛会,除了太子朱标,没人比他更出风头,讨取陛下欢心的了。

   属于狗熊掀门帘,露一大脸!

   毕竟,百官之中,没人比他地位更高!

   如果谁送的礼的价钱在他之上,那纯是老虎面前抖威风,不想混了!

   明天就罗织几个罪名,贬官、发配,一套全安排上!

   至于别的皇子,亲疏有别,他没法比。

   总不能厚着脸皮,没羞没臊的,跑去任朱元璋当爹吧?

   综上所述,做到如此程度,已然足够!

   就想问问,还有谁!!

   就在胡惟庸为自己的做法洋洋得意,喜不自禁的时候,一名小太监匆匆而来,对朱元璋低声耳语了几句。

   大概意思是,韩国公得知陛下寿辰,特遣公子李祺前来贺喜,现在门外候旨......

   朱元璋听罢,脸上又添了几分欣喜。

   “哦,那老家伙!”

   “倒还算有心,没忘了咱的生辰!”

   “去,把李祺请进来吧!”

   “对了,不知送的是什么东西,可曾过目?”

   报信的小太监眉头微皱,随即解释。

   “陛下,正要和你禀报呢!”

   “李公子带来的礼物,足足拉了好几大车!”

   “礼部的官员想要按例检查,但是他说,出发之前,韩国公特意嘱咐,只有到了陛下面前,才能揭晓答案。”

   历朝历代,皇家重地,戒备森严。

   凡是送进宫的,无论人和物品,都要层层筛查,滴水不漏。

   排除所有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何况,今天这个普天同庆,其乐融融的日子,安保的严格程度,直接上升了几个等级。

   你说你是来送礼的,不让检查,万一到了皇帝面前,掏出把刀子,干点别人看不懂的事呢?

   出了问题,算谁的?

   然而,朱元璋此刻的心情,似乎出奇的好。

   “罢了!”

   “就破一回例,让礼部无须检查,直接放行!”

   话虽如此,但小太监仍旧放心不下。

   “陛下,这不妥吧?”

   “若是......”

   不等他说完,朱元璋豪气的一摆手。

   “没关系,韩国公得为人,咱信得过!”

   “再说了,咱又不是泥捏的,马上得来的天下,大风大浪都见过,有何可惧?”

   此言非虚。

   老朱年轻时,根基未稳,时常要出征作战。

   上阵交锋,不避斧钺。

   经年日久,在腥风血雨之中,身手和灵敏度都异于常人,练就了不俗的武艺。

   如今,放眼天下,论资排辈,也是能挤入前几的大将。

   真有个把蟊贼,不用别人,他自己就收拾了.......

  喜欢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请大家收藏:(www.71xu.com)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71xu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