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第55章 刘伯温:善长兄,原来你才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啊!

  “宋学士才堪经纬,素有贤名......”

   “朕决定,就由你来担任本次科举的主考官吧!”

   “开科取仕,乃国之基石,你务必要全力以赴,实心用事,多为大明选些可用之才!”

   打消了淮西派的妄想,朱元璋立马做出了决断。

   仅凭三言两语,就定下了主考官的人选。

   不知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迅速游离,很快锁定在一道两鬓斑白,面容苍老的身影上。

   那人正是当朝翰林院学士,宋濂!

   说起主考官必备的几项条件,他几乎完全符合,无可挑剔。

   论人品,宋濂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温良敦厚,平时只埋埋头钻研学问,从不参与是非。

   论威望,他声名在外,早年四处传道授业,桃李遍天下,与叶琛、章溢、刘伯温三人,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说是当世大儒,文坛领袖都不为过!

   论学识,他精通儒家经典,烂熟于心,乃是朱元璋钦定的五经博士,专门为太子朱标和一众皇子讲学。

   同时,还负责《元史》的编纂,可见功力深厚。

   论资历,更不用说了!

   满朝上下,文武群臣,很难找出比他年纪大的。

   何况,宋濂为人谦和守礼,老成持重,平时不温不火,和谁都能处得来。

   出身浙东一派,但和同僚们只有私下交情,从不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那一套。

   这也是朱元璋放心大胆,敢把主考官交给他的原因......

   “老臣宋濂,多谢陛下信任!”

   “必当不辱使命,将本次科考办得红红火火,广招天下贤才,为大明之兴盛,添砖加瓦!”

   伴随考官人选落定,朱元璋宣布退朝。

   虽说未能如愿,但胡惟庸及麾下淮西派的官员,都没有当面表现出来。

   首先,人贵有自知之明。

   论才学名望,他们与宋濂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且,命令是朱元璋下的,金口一开,已成定局,无可争议。

   再说了,宋濂虽称不上两袖清风,清贫乐道,但以他的为人,应该不会为了主考官的职位,跑去给皇帝送礼吧?

   于情于理,都怨不到人家头上。

   又何必找他的麻烦呢?

   倒是刘伯温面色愁苦,下朝之后,一直眉头紧锁,闷闷不乐。

   连关系不错的同僚向他打招呼,都草草应付。

   原因嘛,还是那件事......

   刚刚在奉天殿上,朱元璋将目光转向他的时候,他也正看向朱元璋。

   两人相顾无言,却都从彼此的表情中看出了什么。

   刘伯温敏锐的察觉到,皇帝对他的不满,正日益加重,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上次要封他做左都御史,其用意昭然若揭。

   接了这个官职,就身不由己,要和胡惟庸拼个你死我活,没有回转的余地。

   到头来,也免不了卸磨杀驴,兔死狗烹的结局......

   刘伯温谋略超群,举世无双,怎么会看不出这点权谋伎俩,自己往火坑里跳呢!

   论智商,脑容量至少比朱元璋多两斤!

   可惜,虽然他什么都想的一清二楚,但只能被动防守,无法做出有效的改变。

   现如今,在朱元璋眼里,不愿被当枪使,也能成为过错。

   日子是越来越不好混了!

   想到这些烦心事,刘伯温深感无奈。

   自己的老对头李善长,早有先见之明,上表请辞,落得个无官一身轻,回老家逍遥快活了。

   而自己,却被扣在京城,担惊受怕,朝不保夕。

   “善长兄......”

   “原来,你才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啊!”

   “我不急也!”

   走出宫门时,刘伯温仰天长叹,有感而发。

   ......

   回到定远。

   这天,县衙贴出了新的榜文。

   没多久,一名本地学子刚好从此路过,便凑上去看了看。

   瞬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瞪大了眼睛,口中喃喃自语道。

   “天呐,这不是真的吧?”

   “大明创立至今,终于要开科取士,选拔人才了吗?”

   “我还以为,以后不会有科举了呢......”

   “不行,我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同窗们,让他们一起参加。”

   “到时候,进京赶考,也有个伴儿!”

   言及至此,这名学子顾不上许多,立马赶奔所在书院。

   由于太过兴奋,走出去老远,口中依然振振有词。

   “太好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下,我终于可以施展生平所学,迎来出头之日了!”

   此时,张贴榜文的公人还未离开。

   看着那名学子开怀大笑,欣喜若狂的模样,不由得腹诽了一番。

   “哼,瞎叫唤什么?”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考上了!”

   “大惊小怪!”

   不过,话虽如此。

   这个年代,大凡寒门学子,想要摆脱现状,成为人人羡慕的存在,一朝鲤鱼跃龙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