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出了黛玉的小院,步履轻快地往外走去,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风过廊下,带来几分凉意,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道:“半年,的确不短,可要做的事却不少。”
回到伯爵府,贾琮刚迈进院门,便见小红迎了上来,手里端着一盏茶,笑盈盈地道。
“爷回来了?今儿在外奔波了一日,可累着了?这是刚沏的碧螺春,您先润润嗓子。”
贾琮接过茶盏,抿了一口,温声道:“不累,倒是有些事要你去办。”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小红身上,沉声道。
“你去打探一下晴雯的消息,方才见她被二太太赶了出来,你去看看是什么状况。”
小红闻言一怔,随即点头道:“爷放心,我这就去问问。晴雯那丫头性子烈,怕是吃了不少苦头,我回头打听清楚了就回您。”
贾琮点了点头,摆手道:“去吧,别声张,悄悄地办。”
小红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去。
贾琮端着茶盏,走进正厅,映月正站在一旁指挥两个小丫鬟收拾桌案,见他进来,忙迎上来,柔声道。
“爷回来了?今儿去了老太太那儿,可还顺利?”
贾琮放下茶盏,坐到椅上,笑道:“顺利得很,婚期定了,正月初八。”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低声道:“还有半年,礼数繁多,你得帮我盯着些。”
映月闻言,眼中一亮,抿嘴笑道:“正月初八?那可是个好日子!爷放心,婚事上的事我一定安排妥当。”
贾琮点了点头,温声道:“有你在,我自然放心。只是这半年,我还得忙火器工坊的事,府里的事就多劳你费心了。”
映月轻笑一声,低声道:“爷这是说哪里话,伺候爷是我分内的事。倒是爷您,别太操劳了,身子要紧。”
贾琮闻言,哈哈一笑,起身道:“知道了,我去找邬姑娘,她那性子闲不住,火器工坊的事得早些定下来。”
映月应了一声,目送贾琮出了正厅,朝东院走去。
东院是贾琮特意为邬思瑶安排的住处,清幽雅致,院中种了几株海棠树,正值花期,淡淡的花香随风飘来。
贾琮刚到院门口,便听见屋内传来一阵细碎的敲打声,他挑了挑眉,推门而入。
屋内,邬思瑶正伏在案前,手里拿着一把小锤,敲打着一块金属零件,旁边散落着几张图纸和一堆零散的工具。
她一身素色短衫,袖子挽起,额上渗出细汗,显然已忙碌许久。
听见门响,她抬头一看,见是贾琮,眼中顿时一亮,放下锤子,起身道:“琮哥哥,你可算来了!我今日憋得慌,正想找你呢!”
贾琮见她这副模样,不由得一笑,走到案旁,低声道:“瞧你这急性子,刚到京城还没歇,就又忙上了。身子可还好?”
邬思瑶摆了摆手,笑道:“好得很!在粤海坐船那几日才憋屈,如今到了京城,我可得好好活动活动。”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桌上的图纸上,迫不及待地道:“琮哥哥,火器工坊的事怎么样了?陛下可应了?”
贾琮在她对面坐下,拿起一张图纸看了看,温声道:“知道你闲不住,今日找你正是为此事。陛下已应允了,这几日便要准备筹备工坊一事。”
邬思瑶闻言,眼睛一亮,拍手道:“那可太好了!琮哥哥,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工?我这几日又改了些设计,燧发枪的机括还能再简便些,量产起来更快!”
贾琮见她兴致勃勃的模样,心中一动,笑道:“不急,这几日我先选址,还要调些工匠过来。你若有新设计,回头画好了给我瞧瞧。陛下还说了,若工坊成了,可有大赏。”
邬思瑶听罢,哈哈一笑,调侃道:“那我可得好好干,争取也能混个县主当当!”
贾琮闻言,摇了摇头,温声道:“你这丫头,野心倒不小。行了,今日先歇着吧,过两日我安排好了地方,再带你去瞧瞧。”
邬思瑶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期待,低声道:“好!琮哥哥,你可别忘了,我还等着跟你一起试新枪呢!”
贾琮一笑,起身道:“忘不了,安心等着吧。”
说罢,他转身出了东院,步履轻缓,心中却已开始盘算起接下来的安排。
......
与此同时,荣国府梨香院内,午后的光线透过窗棂洒进屋子,照得屋内一片明亮。
薛姨妈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一只绣花绷子,眼神却有些游离,显然心事重重。
薛宝钗坐在她身旁,低头翻着一本诗集,指尖轻轻划过书页,面上却无甚表情。
屋内的气氛略显沉闷,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与鸟鸣打破寂静。
薛姨妈放下手中的绣活,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宝钗,低声道:“宝丫头,如今贾琮与林姑娘的婚事已定,圣旨都下了,你可别再惦记着他了。听我一句劝,咱们当初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宝玉是个合适的选择。”
宝钗闻言,手指一顿,缓缓合上书卷,抬眼看向薛姨妈,面色微冷,声音却平静得有些凉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