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红楼:贾琮崛起

第9章 大军逼近

红楼:贾琮崛起 绫绫依 2111 2025-03-15 23:07

  辽东镇,总兵府内。

   大厅之上,张承荫身着戎装,正襟危坐于上首之处,神色凝重,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的一众军官。

   这时,一名信使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气息急促地禀报道:“总兵大人,抚顺关急报!”

   张承荫听闻此言,神色瞬间一凛,即刻说道:“快呈上来!”

   那信使赶忙双手呈上信件,张承荫迅速展开,只见信中详尽地记载着女真大军气势汹汹逼近抚顺关,贾琮率领伏兵奋勇出击的战况。

   与此同时,信件之上也清晰地写明了抚顺关探查出的女真大军人数。

   三万大军!

   看完信件,张承荫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女真大军来势如此凶猛,抚顺关如今危在旦夕,若这抚顺关一旦失守,整个辽东镇都将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诸位,抚顺关如今形势岌岌可危,女真三万大军压境,我等该当如何应对。”张承荫目光依次扫过厅中众人,语气沉重且忧虑地说道。

   一位身形魁梧壮硕的军官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朗声道:“大人,末将以为,当务之急便是立刻调派大军前往抚顺关支援。抚顺关乃是我辽东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整个区域便门户大开,女真之人便能长驱直入,肆意掠夺,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张承荫微微颔首,这也正是他心中所想之事。

   “报!”

   张承荫正欲开口下令调派兵力,又一名信使神色慌张的冲了进来,急切地说道:“总兵大人,边关急报!蒙古大军正在集结,他们的前锋已然在辽东多地边境施压,看样子即刻便要动手了!”

   张承荫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心中暗自忖度,这女真与蒙古同时行动,怕是暗中早有勾结。

   大厅之中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皆面面相觑,神色惊恐万分。

   “这……这可如何是好!”

   之前那位提议支援抚顺关的魁梧军官,此刻也没了主意,声音之中满是焦虑。

   张承荫紧咬钢牙,拳头紧握。他心中清楚,若此时抽调兵力支援抚顺关,蒙古大军必定会趁机从其他方向突破防线,如此一来,整个辽东镇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大人,那抚顺关……”

   有军官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之中带着一丝绝望的意味。

   张承荫沉默了许久,最终长叹一声,声音沙哑地说道:“如今局势已然到了如此危急的关头,我们实在是抽不出兵力支援抚顺关了。抚顺关固然重要,但整个辽东镇的安危同样不容有失。”

   众人皆低下了头,心中明白张承荫所言句句属实,却又对抚顺关的命运感到无比担忧与痛心。

   张承荫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痛与无奈,迅速做出安排:“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赴京城,将此处的紧急情况详细汇报,务必将女真和蒙古联合行动之事清晰说明。”

   “同时,传令辽东镇各关隘,所有人即刻进入一级戒备状态,严守阵地,不得有丝毫懈怠!各关隘将领务必坚守岗位,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

   “是!”

   安排完这些事宜,张承荫又将目光投向了抚顺关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贾琮啊贾琮,这三年来你给了我诸多惊喜,不知这次你能否挺过这一劫!”

   然而,他心中清楚,此刻的抚顺关,恐怕已然陷入了绝境之中。但作为辽东镇总兵,他必须顾全大局,守住整个辽东镇的防线,哪怕这个决定要以牺牲抚顺关为代价。

   待军官们陆续离去,张承荫独自一人坐在大厅之中,望着空荡荡的四周,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守护好辽东镇这片土地。

   ......

   “巴图鲁,你这混蛋!”

   女真军营内,努尔哈赤怒目圆睁,一脚将跪在地上的魁梧汉子踹倒在地。

   “一千人,整整一千个女真勇士,就这般被你害死了!”

   努尔哈赤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虽说他麾下有三万大军,但此次却是倾巢而出,完全是孤注一掷了!

   这个冬天愈发的严寒,也正因如此,他不得不联合蒙古,南下劫掠。否则,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整个女真部落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大汗,末将罪该万死!”

   巴图鲁满脸羞愧之色,重重地磕着头,额头瞬间鲜血直流。

   “末将实在是低估了大乾军的胆量,未曾想到他们竟会设下埋伏,末将甘愿受罚!”

   努尔哈赤双眼通红,仿若发怒的猛虎,一把抽出腰间的佩刀,怒吼道:“我今日定要斩了你,以泄我心头之恨!”

   说罢,便举刀朝着巴图鲁砍去。

   众人见状,纷纷上前阻拦。

   “大汗息怒!”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还请大汗饶了巴图鲁将军这一次!”将领们七嘴八舌地劝着。

   旁边的副将一把抱住努尔哈赤持刀的手臂,焦急地说道:“大汗,巴图鲁将军虽有过错,但他作战一向勇猛无比,此次也只是一时疏忽。况且我们如今身处敌境,还需他冲锋陷阵,还望大汗三思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