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归降
与多尔衮的高兴不同,李自成在经过一个时辰的急行后,终于进入了大山,此时他的心才稍稍放松了些。但这一放松下来,他瞬间感觉到左边腰间传来一阵剧痛。他伸手一摸,发现腰间黏糊糊的,然后低头一看,自己的左腿和马肚子上已经被鲜血浸透,血顺着他的鞋尖快速的往下滴着。突然他便感觉一阵头晕目眩,随即便从马上栽了下来。
当李自成再次醒过来后,牛金星和仅剩的几位将领已经围了上来。此时李自成脸色惨白,毫无血色。但整个大军连个军医都找不到,根本无法将身体里的枪弹取出来,因此将领们只能用一块白布将李自成的伤口包了起来。此时李自成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有气无力的说道:“朕,自加入闯营,南征北战,幸得诸位兄弟帮扶,方有大顺之基业。然,朕力薄才疏,无寸功于社稷,无恩德与百姓。如今兵败势孤,愧对百姓,愧对诸位。朕去之后,你们勿以朕为念,可自寻出路。”说完一众将领都哭拜在地:“陛下…”此时牛金星含泪拱手道:“陛下莫要如此说,您的伤并无大碍,将养数日便可痊愈,届时您再带我们打回来。”李自成轻轻的摇了摇头,用更加微弱的声音道:“朕的伤势,朕自己知道。汉中王殿下英明神武,有成祖遗风,你等若无更好去处,在朕去后可归降于他,切不可与建奴为伍。切记,切记…”随着李自成身体一沉,停止了呼吸。一众将领随即哭道:“陛下…”
随着李自成的去世,大顺军的将领们便带着大军往山西而去。在得知李自成驾崩的消息后,保定的张鼐也连夜放弃保定率军往山西而去。进入山西后,大顺军一众将领经过商议后,一致同意投奔汉中王。只有牛金星没有说话,田见秀不解的问道:“牛丞相,你怎么一言不发了?”牛金星长长的叹了口气道:“造化弄人啊,当年我跟李岩争的死去活来,还要致他夫妻二人于死地,如今他已是汉中王殿下的重臣,而我…哎!”一旁的刘芳亮却笑道:“牛丞相过虑了,以我对李岩兄弟的了解,绝非牛丞相想象中人,您不必过于担心。”牛金星依旧心有余悸道:“可我还囚禁过小王妃,这我要是去了,小王妃还不知道怎么折腾我了。”后面的话他没有再说,毕竟让这几位知道当初自己还折磨过张思怡,那连他们都不会帮自己了。听了牛金星的担心,田见秀接话道:“这个牛丞相也不用担心了,前年汉中王北征时,在延安府与建奴激战。小王妃为掩护汉中王殿下,被阿济格乱箭射死在了一个山坳里。”牛金星听完田见秀的讲述,瞬间心中有些酸楚。这也是个苦命的丫头,曾经为了汉中王的大业,甘愿深入敌营做人质,还跟自己斗智斗勇,整天过着刀尖上跳舞日子,正当好日子来了,却又遭此横祸。自己跟他比起来,已经是很幸运了。想到这里,牛金星随即点头道:“好,我们一起去投奔汉中王殿下。如今加上张鼐的三万人,我们还有五万多人马。这么多人过去,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因此我准备前往成都,向汉中王殿下说明情况。你等在此守住山西,等待李定国将军的到来。事不宜迟,我今日就出发。”众人点了点头,随即向牛金星行礼道:“丞相保重。”
此时刚过完年的朱由渠,正在跟孙焕之讨论春耕的事宜。突然杨淼从外面走了进来,递给朱由渠一份情报:“殿下,这是郑芝龙的亲笔信。”看完信后,朱由渠对孙焕之道:“孙卿,这春耕的事,就安排下去吧,不过还是要因地制宜,不能什么都一刀切。”孙焕之点了点头,随后便行礼而去。待孙焕之走后,朱由渠对杨淼道:“去请李岩先生过来。”杨淼随即抱拳行礼而去。片刻后,李岩来到议事厅,进门正准备行礼,却被朱由渠拦住:“先生免礼,这是郑芝龙的亲笔信。”说完便将手里的信递给了李岩。李岩看完信后,随即对朱由渠道:“殿下,看来您对郑芝龙的震慑起到作用了,臣这里有一份刚送来的战报。”虽然朱由渠已经通过暗隐卫知道热兰遮城收复的消息,但他还是接过战报看了起来。李岩接着说道:“殿下,如今郑芝龙归降,我们是否调整第四军团的部署了?”朱由渠摆摆手道:“不,郑芝龙上书归降,虽然言辞恳切,但此人从来只看重实力,如果们在闽浙地区的实力不够,他有可能反水。为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是要让第四军团按原计划行动。此次东出绝不许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否则天下百姓就要受苦了。”李岩认可的点了点头:“那刘长的第九军就没有必要东出了,让他直接去广西跟李来哼换防吧。”朱由渠点了点头:“这事先生安排就是。”两人正商量着,突然鸿羽卫统领陈四走了进来:“殿下圣旨到了。”这句话可把朱由渠和李岩搞的莫名其妙,崇祯都已经驾崩一年多了,哪儿来的圣旨?见两人有些疑惑,陈四补充道:“是弘光朝的圣旨。”朱由渠与李岩相视一笑:“殿下,您的大哥给您发圣旨了,咱们去看看?”朱由渠点了点头,然后和李岩一起走了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