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第357章 旧臣泣血陈冤枉,天子冷眼问真章

  昨日均田司门前那场沸反盈天的闹剧,并未随着贺家父子狼狈退去而画上句点。

   那份被撕碎的清誉,那张被官靴踩踏的脸,化作了无尽的怨毒与疯狂,在贺舟心中彻夜燃烧。

   次日,御书房外,空旷的广场之上,一个瘦削的身影踉跄而来,正是国子监致仕老祭酒,贺舟。

   他换上了一身最为厚重的大儒朝服,却依旧掩不住满身的狼狈。

   花白的头发在凛冽的寒风中散乱飞舞,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冻得发紫,嘴唇干裂起皮。

   昨日的癫狂与怒吼,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此刻只余下一具被愤恨支撑着的残躯。

   不顾身后儿子的苦苦哀求,也不理会宫门禁卫惊疑的目光,贺舟径直冲到御书房外的白玉阶下,双膝一软,“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

   他双手高高举起那面赤金打造的免死金牌,用嘶哑得几乎不成调的声音,泣血般地高呼:“老臣贺舟,叩请陛下圣安!老臣有天大的冤屈,求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嘶喊声在寂静的清晨中显得格外凄厉,惊得远处树梢上尚未睡醒的寒鸦扑棱棱飞起。

   来往的内侍与禁军无不侧目,却又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低声议论,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三朝元老,士林领袖,手持先帝金牌,长跪宫门。

   这已经是短短半个月内的第二次

   御书房内,梁宇侍立在御案旁,一言不发。

   听着外面贺舟喊冤的声音,年轻的天子赵汝安却只觉得一股烦躁的火气从心底直冲头顶。

   “啪!”

   他将手中的砚台重重掷在龙案之上,在桌上磕出一道浅痕。

   “他这是在干什么!把朕的皇宫当成了他的后花园吗!真是有辱斯文!”赵汝安神色阴沉,眉宇间尽是无法掩饰的疲惫与不耐。

   赵汝安端起茶杯,皱着眉头浅饮一口,一旁的梁宇几次想要说话,却欲言又止。

   直到赵汝安放下茶盏,他才抬起头,用那特有的、不疾不徐的语调低声道:“陛下,贺老祭酒毕竟是三朝元老……”

   “让他跪着吧。”赵汝安不等他说完,便冷冷打断,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窗外那个跪着的身影,语气中透着不加掩饰的冷漠与厌烦。

   日升,日落。

   寒风在空旷的宫城内呼啸了一整天。贺舟就那么直挺挺地跪着,从清晨跪到日落西山,金牌早已被冻得如同冰块。

   他年过古稀的身体早已到了极限,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发紫,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仿佛随时都会栽倒在地。

   梁宇看在眼里,再次走到正在翻阅奏章的赵汝安身边,小声提醒:“陛下,贺大人年事已高,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出事了。宫门外,已经有不少闻讯赶来的官员和士子了。”

   赵汝安闻言,这才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章。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被迫无奈,对梁宇道:“罢了,请贺大人进来吧。”

   那语气中,带着一丝梁宇才能听出的,不易察觉的嘲讽。

   得到宣召,贺舟在两名小太监的搀扶下,几乎是被架着踉跄起身。

   双腿早已麻木,但他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与得意。

   圣上终究还是看重老夫的!

   他想。

   余瑾那小儿,手段再狠,终究不过是圣上的一把刀!用钝了,便要丢弃!哪里比得上老夫这般三朝元老,士林清流?今日,老夫定要让那妖人付出代价,让他知道,这大安的天下,终究还是读书人的天下!

   带着这份虚假的胜利感,他挺直了几乎僵硬的腰板,昂首踏入了御书房。

   暖气扑面而来,贺舟却顾不得驱散身上的寒意,一进御书房,便挣开太监的搀扶,“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全然不顾仪态,涕泪横流地哭诉起来:

   “陛下啊!老臣冤枉!老臣冤枉啊!”他以头抢地,发出沉闷的声响,“那均田司主官余瑾,仗着圣眷,行事乖张,竟伪造文书,散播谣言,将那等污秽不堪的言语遍传京城,意图败坏老臣一生清誉啊!”

   他声情并茂,将《京城风月报》的内容描绘成余瑾恶意编造的惊天污蔑,又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贺禄被当众踹断鼻梁的惨状,哭嚎道:“……他不仅辱我名节,更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钧田司门前,当众殴打老臣次子!老臣父子三人,被他折辱至此,简直是目无王法,欺君罔上啊!恳请陛下为老臣做主,将此等奸佞之臣,革职查办,以正国法,以安天下士人之心啊!”

   贺舟哭得声嘶力竭,不时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瞥向龙案后的皇帝,他相信,只要皇帝听到这些骇人听闻的“罪行”,必然会雷霆震怒。

   然而,赵汝安只是面色平静地听着,目光深邃,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他甚至没有让贺舟平身,只是等他哭诉的声浪稍歇,才淡淡地开口。

   “贺卿,”赵汝安的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你口口声声说,那《京城风月报》,是余瑾的手笔,可有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