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从容不迫的反击
";葛大人这是何必动怒?";余谨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几分讥诮,";我这人粗鄙,可没有葛大学士这般风流不羁。";
";你...你什么意思?";葛深的声音已经有些发抖。
";没什么意思。";余谨微微一笑,";只是听说葛大人最近常去玉华楼,想必是为了吟诗作赋。让我想想......";
他故意顿了顿,仿佛在回忆:";这个月初三,葛大人在玉华楼待到二更天;初七,又去了一趟,这次倒是走得早,申时就回府了;十二那日更是兴致高,从午后一直待到天明......";
";住口!";葛深怒喝一声,面色涨得通红,";你...你竟敢派人跟踪朝廷命官!";
殿内一片哗然。文人墨客风流成性,逛青楼听曲本不是什么稀罕事。可像余谨这样,在朝堂之上当众说出来,却还是头一遭。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说得如此详细,显然是早有准备。
";跟踪?";余谨轻笑,";葛大人说笑了。玉华楼本就在从龙密卫的巡查范围内,这些都是例行记录罢了。";
他环视四周,目光在几个面色不自然的官员脸上扫过:";说起来,葛大人每次去玉华楼,都要了那个叫小倩的姑娘。听说那姑娘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能用江南口音吟诗作对,倒是很对葛大人的胃口。";
葛深的胸口剧烈起伏,额头上冷汗直冒。他想反驳,可余谨说的都是事实,由不得他狡辩。
";余谨!";他咬牙切齿,";你...你这是在威胁我?";
";威胁?";余谨摇头,";葛大人多虑了。我只是想提醒葛大人,既然这么喜欢听江南口音,不如多关心关心江南的事。比如说......";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那些盐商每月送到玉华楼的银子,都是从哪里来的?";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得葛深踉跄后退。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不少官员面色大变,有人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
赵汝安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他看着余谨从容不迫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年轻的平章事,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余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掌院学士徐清站了出来,声色俱厉,";难道查个案子,就要把朝廷命官的私事都抖搂出来吗?";
";余大人,你这是在坏我翰林清誉!";翰林院编修陈抟厉声道。
";是啊,这成何体统!";苏涣也跟着站了出来。
翰林院的官员们纷纷站出来声讨,一时间殿内群情激奋。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平日里最重颜面,如今被余谨这般当众揭短,自然忍不住。
余谨却只是淡淡一笑,环视众人:";怎么,诸位大人这是要联名声讨我?";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那些义愤填膺的声音顿时小了几分。
";既然诸位都这么关心,";余谨忽然提高声音,";不知可要听我说说,徐大人每月十五都去哪里饮酒?陈大人又为何总在深夜出入西市?至于苏大人......";
";住口!";徐清厉声喝道,可声音已经有些发抖。
余谨却不理会,继续道:";诸位难道也想听我谈谈你们的风流韵事?";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这些文人头上。方才还群情激愤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那些刚刚还在高声指责的官员,此刻都低下了头,不敢与余谨对视。
";怎么?";余谨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讥讽,";刚才不是很有气势吗?现在怎么都不说话了?";
殿内一片死寂。就连韩承业和葛深也说不出话来。他们都没想到,余谨竟然对朝中官员的私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卢颂站在队列中,冷眼看着这一切。这些读书人,平日里谈吐风雅,关键时刻却被余谨一句话就吓得噤若寒蝉,当真是没用。
他微微侧身,朝吏部的方向使了个眼色。吏部尚书张元会意,立刻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
";讲。";赵汝安淡淡道。
";臣近日翻阅吏部卷宗,发现一件蹊跷之事。";张元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道,";余大人是圣武十六年的进士,吏部的安排,是让他去往江南任职县令。";
余谨眉头微皱,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但是,";张元继续道,声音提高了几分,";最后余大人却去了玄州塞北县。这其中的变动,在吏部档案中并无记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