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第167章 正式入京

  ";文和,孔明,";余谨沉吟片刻,";此次你们二人随我入京。";

   贾诩和诸葛亮对视一眼,皆是了然。此去京城,局势必然比玄州更加复杂。有他们二人在侧,无论是应对朝堂还是处理政务,都能让余谨更加从容。

   ";那玄州这边...";贾诩开口道。

   ";有文若在此,足矣。";余谨看向荀彧,";玄州四府已定,接下来就是要稳固根基。文若主内,李存孝主外,再加上各府的能臣,足以守住这片基业。";

   荀彧拱手:";主公放心。";

   ";至于京城...";余谨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有文和和孔明相助,就算是卢司空和定远侯,也要掂量掂量。";

   正说话间,杨景前来拜访。

   ";杨大人。";余谨起身相迎,";来得正好,我给你介绍一位新来的幕僚。";

   他指向诸葛亮:";这位是诸葛孔明先生,精通军政,智谋无双。";

   杨景打量着眼前这位道袍纶巾的清瘦男子。只见他手持羽扇,举止从容,目光如电,一看便知非同寻常。

   ";在下杨景,见过诸葛先生。";

   ";杨大人客气。";诸葛亮还礼,";久闻大人威名。";

   简单的两句话,却让杨景心中一震。这声音温和有礼,却暗含威严,一举一动间更是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度。

   他转向余谨,眼中满是惊讶:";大人,这位诸葛先生...";

   ";孔明是我新请来的幕僚。";余谨笑道,";此去京城,他会与文和一同随行。";

   杨景看看诸葛亮,又看看一旁的贾诩,心中惊叹不已。短短三月,余谨便网罗了荀彧、贾诩这样的人才,如今又多了一位气度不凡的诸葛孔明。

   这些人才,究竟是从何处寻来的?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些人才居然都心甘情愿地追随余谨。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家,能让他们心服口服,余谨的能力恐怕远超自己的想象。

   ";大人此去京城,";杨景正色道,";有这两位先生相助,必能在朝堂上立足。";

   余谨微微一笑:";杨大人过誉了。对了,启程之日已定,就在三日后。";

   ";本官这就去安排。";

   看着杨景离去的背影,余谨心中也是感慨。有了孔明和文和相助,这一次入京,他才真正有了底气。

   车队缓缓驶出玄羽城,向南而行。

   从玄州到天朝上京,要经过安洲、叙州、云州,最后转入京畿直隶的燕州。这一路上,山川形胜,风物各异。

   过了安洲,北境的苍凉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北直道的繁华。叙州、云州一带,良田万顷,商贾云集,处处都能看到大安朝廷经营北直道的成果。

   ";杨大人,";余谨掀开车帘,看着窗外的景色,";说说朝堂上的情况吧。";

   ";朝中如今分为三派。";杨景沉声道,";司空卢颂一党把持朝政,太师闻泽一党与之抗衡,尚书令皇甫南辰一党则左右摇摆。";

   ";卢颂身为司空,位居三公,在朝中经营数十载,根基深厚。手下更有一批老臣,几乎把持了朝中大半要职。闻泽虽为太师,但近年来多有失势。至于皇甫南辰...";

   ";他是在两派之间寻求平衡?";余谨问道。

   ";正是。皇甫南辰此人老谋深算,从不轻易站队。";杨景点头,";陛下即位六年来,一直被卢颂压制。若非有皇甫南辰从中周旋,只怕局势会更糟。";

   余谨若有所思。车厢内,诸葛亮和贾诩也在静静听着。

   ";所以陛下这次召我入京...";

   ";是想打破这个局面。";杨景压低声音,";陛下年轻有为,岂能甘心被人架空?只是苦于没有得力助手。";

   待杨景离开后,余谨看向诸葛亮和贾诩:";两位以为如何?";

   ";主公此去京城,";贾诩沉吟道,";表面上要做到恭谨有礼,实则要暗中布局。既要让陛下看到价值,又不能太早引起卢颂的警惕。";

   诸葛亮轻摇羽扇:";文和说得对。不过还要注意一点:皇甫南辰此人不简单。他能在两大势力之间周旋多年,必然有过人之处。";

   ";主公初入朝堂,反而可以借他来制衡卢颂。等站稳脚跟后,再徐徐图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