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522章 庞统三哭成大事,陈、雷生叛入海昏

  张飞见林中转出者竟是蒯越,不由得惊愕。

   初时心念疾转,只道蒯越已归降曹操,此番或是诱其入伏;

   然转念细思,便觉不然:

   蒯先生本是智计超群之士,若真心要伏击于俺,何必亲自现身于此,更明言此地有险?

   此为磊落之行,断非伏兵所为!

   他按捺住心头波澜,横矛立马问道:“先生既在此间,为何故作伏兵之声?”

   蒯越轻松的掸掸身上草尘:“翼德莫怪,我知你性烈心急,必取此道驰援樊城,恐你轻进涉险,故令亲卫作伏兵之状稍作警示,不想倒惊了将军。”

   张飞闻言,这才释了疑虑:“原来如此!”

   而蒯越平淡而轻松的语气,也让张飞心中陡然生出一丝希望。

   他当即跳下马,气都顾不得喘,立刻上前询问:“蒯先生,可知俺二哥所在?”

   “云长将军怕是不在樊城了。”蒯越也跳下马来,与张飞迎近。

   “那他现在何处?”

   “现在,呵呵……”蒯越抚髯一笑,又将手向东南一指:“如果此行顺利,关将军此时恐怕已在建业了。”

   闻听关羽尚在,张飞心中涌出的欣喜和激动无法用语言形容。

   他一双大手立刻钳住了蒯越的肩膀。

   “二哥尚在,你是说……二哥尚在??”

   蒯越颔首道:“有徐元直相佐,云长当不会有失。”

   张飞闻言含泪大笑:“元直亦在!如此甚好!甚好啊……等等!”

   蒯越心道,翼德怕是接下来要问:云长为何得去建业?

   然而,他猜错了,张飞接下来问的是:“既如此,先生可知凤雏先生何在?”

   蒯越淡然一笑:

   “他啊,捭阖于江东诸事,将军自无须挂怀。”

   ……

   京口,三名斥候,六匹快马先后而至,前后只差半个时辰。

   他们带来了同样的请求,那就是请陆逊将军携京口水军速往建业支援。

   然而,很令人意外,此刻陆逊却不在这里。

   若问陆逊去向何处,我们还是要将时光拉回到二十天前。

   当时,庞统与庞山民哭得太史慈愤然出兵,直带长沙之兵西进,誓欲为刘备夺回江陵城。

   而庞统与庞山民亦作别吴国太,说欲求鲁肃劝孙权罢兵。

   然而,他们却未去凤山监找鲁肃,而去蕲春。

   蕲春本属吴辖江夏旧地。

   昔日孙刘有约,若五年之内吴国夺取合淝寿春,则割江夏全境归孙权。

   如果吴国未能夺取合淝、寿春,便将江夏全境归还刘备。

   然此时刘备已然称帝,却迟迟未遣使者前来索取,故而蕲春仍由孙权统辖。

   但此地人心早已非江东所能笼络。

   陈兰、雷绪二将昔年蒙刘备救助之恩,虽暂居吴地,却暗中在此拥兵自重,早有向汉之意,却碍于孙刘联盟,只能隐忍蛰伏,暗待时机。

   结果,却等来了庞统。

   见陈兰、雷绪久闻庞统大名,自当倒履相迎,躬身迎请。

   谁知,庞统见二人后,不发一言,竟嚎啕大哭。

   二人不明所以,又询问不得,幸经庞山民解说,将前情原委一一道来,方知江陵竟生出如此大事!

   二人数年前与梅成于江淮起兵,与曹操为敌。

   后曹操遣大军征剿,三人抵敌不过,只得携军卒亲眷仓皇奔逃,却仍难脱曹操魔掌。

   无奈之下,他们向江东求援,然彼时江东畏曹操势大,终是不愿出兵相救,竟致梅成惨为曹军所杀。

   绝望之际,幸得玄德公毅然提兵来援,击退曹军,将众人从刀兵绝境中救出,更以恩义厚待,不分亲疏,视若心腹。

   当时陈兰、雷绪二将感念其德,本欲率部直投刘备麾下。

   怎奈彼时江夏恰好有数千空舍可安置部众家眷,且孙刘正为亲密盟友,若骤然投效,恐伤联盟和气,二人只得按捺心意,暂且留驻江夏。

   但向刘之心,却未有一日衰减。

   当二人得知刘备承血衣诏而称帝,狂喜不止,竟至夜不能寐,暗中设案焚香,遥向成都叩拜称贺。

   今闻孙权背盟负义,竟暗自遣兵经豫章、过交州,伪作商贾潜渡湘水,悍然夺了陛下的江陵与襄阳;

   更将关将军逼至绝境,至今踪迹全无,传闻或已溺于汉水之中。

   陈兰、雷绪二人听闻此事,怒不可遏,再无半分犹豫,当即点齐麾下兵马,怒攻海昏而去。

   二人麾下军卒万余,是一支非常恐怖的力量。

   原本驻江夏而防曹魏。

   今却调转枪头,尽起兵马直扑吴境,成了江东腹心之患。

   庞统知“劝不住”,又怕二人闹出大乱,彻底让孙刘联盟万劫不复,于是又往凤山监而去寻鲁肃想办法。

   当时鲁肃亦不知江陵变故。

   见庞统前来,还以为友盟互通之礼,自当躬身相迎,以礼相待。

   可谁知,得见庞统时,庞统已浑身破败,一副落魄乞丐的模样。

   鲁肃大惊,忙问:“先生何以至此?”

   庞统披头散发,抓着鲁肃的胳膊,嘴唇颤抖,半晌未发一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