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57章 隆中对2.0

  诚然,刘封现在很高兴,非常高兴!

   正因为高兴,眼神中自然表现出欣悦温纯之色。

   只因父亲有言,今入隆中若得请孔明先生,便命他和关平立刻南下江陵,好将这个消息告诉二叔云长与糜先生。

   而且父亲还特地叮嘱,请来孔明之事,不仅要告知关羽和糜竺,还要他们告知家中的每一个人。

   他不知父亲这么做的用意。

   但对他和关平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放松机会。

   久在樊篱之下,若得身负传递喜讯之任,既能与最好的兄弟纵马驰骋,又可见到新婚久别的妻子,那感觉,真比困鸟出笼还要畅快。

   刘封想到凤儿那一颦一笑、温婉才情,心中便泛起层层涟漪,恨不能即刻飞到她的身旁,倾诉这相思之意。

   说起来,几个月前,刘封还没有这般愉悦,那时的他,还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那时,甘夫人生出男孩的消息刚刚传到他的耳中。

   他的心情也瞬间跌落到谷底。

   他担忧自己的身份会不会由人人期待的嗣子变为人人厌弃的螟蛉。

   也担忧父亲从此不再重用于自己。

   落寞、无奈、苦涩,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一股脑的涌上心头,令他辗转反侧,忧心忡忡。

   然而,不到三天的功夫,刘备就做了一件令他意想不到之事:

   他竟然将二叔的女儿关凤嫁给了自己。

   没人知道刘封得到消息时的激动心情。

   那可是关羽的女儿啊!

   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虽然有了阿斗,但没有忘记我,更没有放弃我,我还是他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儿子……”

   而关凤俏美的颜值,关羽于新婚的嘱咐,也抚慰了刘封原本那颗受伤的心。

   可以说,这一场婚礼,驱走了刘封之前所有的疑虑和不快,让他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

   大婚之后,他与关凤琴瑟和鸣、相濡以沫,平日里相互关怀体贴,闲暇时一同漫步庭院、常常谈论些军中趣事、世间见闻,感情日益深厚。

   但没过多久,变故又来了。

   新野即将面临大战,父亲应刘表之命,迁新野之民去往江陵。

   而随着新野乡民同去江陵的,还有父亲和叔辈的家眷。

   凤儿自然也包括在内。

   但他不能跟着去,身为武将,必须要在这时候与父亲同进同退。

   所以,只能送别关凤,留在新野。

   刘封和关平并非铁石心肠,时常挂念自己的新婚妻子。

   如今父亲让他和关平陪同七入隆中,并承诺,若请得孔明出山,便许他们去江陵送信。

   眼看着今朝得见孔明先生,便想到久别重逢的妻子,他们岂能不高兴?

   而人一喜悦高兴,便更容易表现出自己纯良正直的一面。

   而诸葛亮见到刘封的第一面,就是这种印象。

   他朝二人笑了笑,优雅的拱手回礼道:“亮见过二位公子!”

   遂令诸葛均于偏厅好好接待二位公子。

   诸葛亮则邀请刘备入了主屋。

   小童献上暖茶,放下竹帘,厅中就只剩刘备诸葛亮二人。

   刘备再次拱手,无比诚挚道:“先生,我前番六顾茅庐,不知先生喜好,生怕叨扰先生。怎奈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天下大乱,百姓深陷水火之中,备虽不才,却立志匡扶汉室,救黎民于苦难,而欲成此大业,非得先生这般大才相助不可,故而……再次冒昧前来,还望先生莫要怪罪啊!”

   诸葛亮心中一痛,即便六顾而不得,皇叔却仍如此谦卑,以礼相待。

   想来,眼前的皇叔比梦中的皇叔还要殷切与诚挚。

   既如此,自己还有什么可迟疑的呢?

   诸葛亮抬起头,坚定而诚挚的看着刘备,一字一句的给出了态度:

   “皇叔七顾之恩,亮无以为报!亮愿随皇叔出山,竭尽所能,倾尽所学,愿为皇叔之大业效犬马之劳!”

   没有半分推脱,更无丝毫迟疑,这一世的诸葛亮面对刘备的邀请,答应得义无反顾,痛快至极!

   “哎呀……”

   听闻此话,刘备心中狂喜!

   吾终得孔明矣!

   然狂喜之余,又不禁一酸。

   阿斗曾言,前世相父曾谦辞几番,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苦相求才使孔明答应出山。

   而如今,只一句相邀便答应出山,想来先生于别处求仕一定受了不少委屈。

   刘备心疼之余,激动之心溢于言表,赶紧拱手道:“备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望先生开愚鲁而拯救危难!备实感激涕零也!”

   说着,竟一拜到底!

   “皇叔万万不可!”诸葛亮赶紧起身相扶:

   “亮不过是一介书生,不敢妄自尊大,何德何能受皇叔如此大礼啊!”

   诸葛亮扶起刘备,回拜一礼:“请容亮为主公献计。”

   “好,好!”

   诸葛亮站起身,揭开桌案上的布幔,显出一张桌面大的手绘地图。

   刘备看去,正是天下十四州的地图。

   诸葛亮缓缓言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