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499章 刘备亲征南中,黄忠受命先锋

  用法正的话说,陛下亲征,正可以彰显王者威德,震慑四方,令南中诸蛮彻底臣服。

   有了法正的支持,刘备亦下定决心。

   然皇帝亲征毕竟不是小事,必须筹备周全完善。

   需先调选精兵良将组建亲征大军。

   刘备身为皇帝,亲领帅印,陈到率白毦军亲护左右。

   令黄忠为先锋主将,严颜为先锋副将。

   法正、马良为正副军师。

   甘醴、李恢、马忠、张翼四将为偏将军。

   吴懿、吴班负责押运粮草。

   另委沙摩柯为游奕大将。

   统领蛮族精兵五千,专司地形侦勘、避障越沼,潜踪突袭、迂回包抄之责。

   相机而动,以为奇兵。

   这其实才是刘备此次南征的王牌部队。

   那常年在深林密箐中奔袭惯了的蛮兵,如今既得精良甲械加持,更经严苛操练打磨,战力已非昔日可比。

   有此劲旅在手,刘备大军即便深入丛林险地,亦能从容接战。

   各将分领各部集结于城南,共计大军十万;

   【《三国志》中未明确记载诸葛亮进攻南中所带兵马数量。

   但根据南中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对手实力以及参战将领情况来分析,其兵力大约在两万人左右。

   而《三国演义》中,明确写着诸葛亮攻打孟获,出动了五十万大军。

   南征孟获是在刘备夷陵大战后第三年,出动五十万大军,的确有些夸张。

   我要是写两万,肯定会被质疑,因为规模太小。

   毕竟孙权每次打合淝,几乎都是十万。

   我要是写五十万,那就确实有些不妥了。

   所以,依照上本书刘封平定南中携军数量,折中一下,举十万大军南下,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诟病。】

   而后命礼官拟制祭天誓师仪轨,于太庙昭告汉室先祖亲征缘由;

   更要檄文遍发各州郡,历数敌寇罪状以正讨伐之名,让天下人皆知陛下此举乃为匡扶社稷、解民倒悬。

   然此事断不可循矩而行。

   因永昌之城早已危在旦夕。

   早在刘备得闻急报之初,便已当机立断,遣先锋大将黄忠,先锋副将严颜,携两万精锐星夜兼程,更令军师马良随军赞画军务,火速驰援永昌郡。

   故而,在刘备大军拔营半途之时,黄忠的大军已至永昌郡城下。

   按刘备的嘱咐。

   永昌郡并无高墙壁垒,十有八九要守不住。

   老将军要做的是,挡住敌军锋锐,使城中军民得以从容南撤。

   待王师大军近至,再全线反攻。

   然而,当黄忠率大军抵达永昌郡时,顿时惊讶了。

   永昌郡竟然守住了。

   是的,无险可守之地,竟被两位文臣带着城中军民硬撑下来。

   然而,代价是惨重的。

   此时的永昌郡城墙满目疮痍,箭镞嵌在木栅上,墙根火燎痕迹将泥土熏成焦黑。

   城门以圆木顶撑,门板布满刀痕,裂缝中嵌着断矛尖。

   城头守军甲胄歪斜,握刀枪的手不停颤抖却仍挺直脊梁。

   老兵腿缠血布倚着垛口,见大军到来眼中迸出光亮,哑声挥手。

   城下散落兵器、焦旗,草席遮盖的尸身上苍蝇盘旋。

   吕凯与王伉赶来,战袍满是尘血。

   王伉左臂缠绷带,抱拳时声音嘶哑:“黄老将军驰援,永昌百姓总算盼到王师!”

   吕凯浑身血污,嘴唇苍白干裂,眼角带血丝,带着哭腔道:

   “叛军连日猛攻,箭矢已尽,军民以石块充武器,已经断粮三日了。若非老幼登城助守,城墙昨夜……昨夜便已破了。”

   “哎呦,你瞧瞧……”

   黄忠勒马望着残破城池与坚毅军民,敬佩之色溢于言表。

   “快,快把军粮拿出来,分与军民百姓!”

   “喏!”

   马良立刻招呼亲兵掀开随军粮车的帆布,饱满的粟米与麦饼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立有军卒分发给守军和百姓。

   正这时,又闻城南鼓角声响起,一个浑身是伤的军卒跌跌撞撞跑来:“不好啦,府丞公,功曹君……蛮兵,蛮兵又攻上来啦!”

   正拼命往嘴里塞麦饼的吕凯与王伉对视一眼,立刻丢下手中的麦饼,又拿起手中的沾满污血的兵器。

   黄忠诧异:“哎,你俩干什么去?”

   王伉努力咽下口中的食物:“当然是上城御敌!”

   吕凯亦言道:“蛮兵攻城在即,我等身为守将,岂能坐视不理?”

   在二人看来,黄忠援兵虽到,但他们身为城中主将,自不可置身于事外。

   更何况,黄忠疾驰于此,军卒疲惫不说,老将军又年事已高,岂能让他亲冒矢石?

   我等守城有责,自当先撑住阵脚,再助老将军调度!

   然而在黄忠眼中,能率领这孤城残兵拼死抵御,将凶悍的贼军硬生生拖滞数日之久,这功劳可不是一般的大了。

   再让你们拼死御敌,我老黄忠有何面目再见陛下?

   “王伉、吕凯!”

   二人一抱拳:“末将在!”

   “命你二人待城中军民在此吃饭,待老夫亲上城御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