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251章 孔融陷狱,鲁肃献策

  相比那些武将,周瑜想的自然比较深远。

   他明白孔融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时间能回到当初,他一会劝主公不要收留孔融,把他送至刘备处最为妥当。

   当然,当时他即便建议了,主公也未必会听。

   招纳人才之事,当有主公决断,不容他人置喙。

   可现在,孔融既好成江东之臣,亦不便赶其离开。

   以致其口无遮拦,对主公多加侮辱,对紧要之事多加非议。

   现在,众武将皆言杀了大放厥词的孔融。

   主公却问我应当如何?

   那该如何呢?

   周瑜也想杀了孔融。

   但他明白主公杀孔融的后果。

   孔融嘴巴虽毒,但于江东文士之中地位甚高。

   张昭虞翻等加一起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若杀孔融,危害和影响可比当年伯符斩杀于吉大得多了。

   另外,光从江东文士的角度看也没什么。

   关键是其他深远的影响。

   孔融虽看似一介文人,于江东并无势力。

   然实际并非如此。

   屯兵泾西和海昏六县的太史慈与孔融相交甚厚,若得孔融身死,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周瑜想都不敢想。

   还有位高权重的庐江太守孙邵(注,与孙绍同音,不是孙权宗室,乃青州北海国人,原是孔融部下,被孔融赞为“廊庙才”之人。)亦与孔融交情匪浅。

   再往深想,更细思极恐!

   此二人所辖之地,正是江东之西,接壤荆州之关防重地,占据四分之一个江东。

   倘若二人因孔融之死而盛怒,举全郡投奔刘皇叔,那咱们江东的损失可就大到没边了。

   周瑜基于江东的整体利益提议思考,自是问心无愧。

   只是有些涉及到其他重臣的深远之事,不便在此时提及。

   于是,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主公,孔先生言辞虽有冲撞,然其素性狂狷,行事多有疯癫之态,并非存意忤逆。故末将以为,实不必取其性命。”

   孔融狂傲的挥挥手:“哎!我未疯癫,乃赤诚使然也!主公要杀便杀,何必询问他人?”

   事实上,孙权也不想在此时杀了孔融,但他却不想从周瑜的口中听到这个建议。

   在孙权的角度看来:

   就在刚刚,孔融替你周瑜说了话,心疼你夺取合淝,阻截曹操,却不被孤所援,致功亏一篑!

   现在,你替孔融说话,为他求情。

   公瑾啊,你说,孤该怎么想?

   但孙权并未将心中想法表现出半分,他看着周瑜良久,点点头:“那当如何?”

   周瑜朗言道:“当速将孔文举先生押入大牢,待其幡然悔悟,再行定夺!”

   “好,好,好!”

   孙权一连说了三个“好”,颇为无奈的给出了命令:“将孔文举打入牢中,再做计较!”

   “喏!”

   上来四个侍卫,将孔融押下堂去。

   孔融不为所惧,推开侍卫,哈哈大笑而去。

   孔融一下堂,府堂中的氛围顿时变得和谐了。

   在众文臣的叹息中和众武将在谩骂中,孙权的情绪渐渐的恢复了平静。

   众人向孙权事无巨细的汇报江东诸事。

   孙权亦向张昭鲁肃接手江东主要政务。

   “江东政务,有子布子敬操持,孤真放心也!”

   张昭拱手道:“这是臣子应该做的。”

   鲁肃亦回道:“主公赞誉,臣等愧不敢当。”

   政事交接完毕,众将众谋各归属地。

   鲁肃却并未离去。

   “子敬,还有何事?”

   鲁肃一拱手:“主公,在下久怀隐忧,辗转思忖,今不得不言。”

   孙权邀鲁肃入堂,请其对坐:“子敬但说无妨。”

   “在下可否一问:主公打算如何处置孔文举?”

   孙权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孤素敬文举之才,待其如若师长。然其屡屡忤逆犯上,肆意妄为,说实话,孤亦不知当何为也!对了,子敬可有何建议?”

   鲁肃说道:“送其归至荆州,归至刘备。刘备不是与孔融交好么?正好可以做一人情。”

   “哦?”

   孙权长叹一口气。

   他不是没想过将孔融送还荆州,去恶心刘备。

   然太史慈与孙邵占据庐江海昏之重地,孔融若去,其二人若倒戈荆州又当如何?

   鲁肃给的建议是:“若不送其至,二人反易一并倒戈,若送其归荆,倒相对泰安。就算太史慈真投刘备,于我江东损失亦不会太大。”

   孙权想了想,反问道:“难道孤失庐江海昏,损失亦不大否?”

   “庐江与海昏固然重要!”

   鲁肃思索片刻,又肯定了一遍:“若孔融身死,却更贻害无穷。”

   孙权沉思,良久不言。

   相比曹操刘备,一个雄踞北方,坐拥九州之地,一个锐势正盛,蓬勃发展,亦有横扫江南之势。

   他苟安于江东,地盘未进寸许。

   若再损失领土,江东各大士族,当如何看他?

   另外,他也不是不想杀孔融。

   而是不想明杀,寻机暗杀,托罪他人,以安太史慈孙邵等之心。

   要不然,他实在是咽不下胸口的那股怒气。

   鲁肃又说道:“今公瑾之言,亦是肺腑。主公,我有种感觉,此人于我江东,倒像是曹操故意而为,乃为分我江东之势!”

   孙权长叹了一口气,他的关注点显然不在后半句。

   “子敬,孤望汝推心置腹,望实言相告。依你之见,公瑾今日所言乃出自肺腑么?”

   鲁肃一怔,他实未想到主公竟在此时说出此言来。

   按说,这不像他认识的那个主公。

   倒变得像江北那个多疑的曹操。

   莫非,主公久居许都为囚,心思已经发生了某种改变?

   还是说,心中抑郁难舒,只是在此时对我诉苦发泄?

   可无论如何,也不该怀疑公瑾啊!

   “主公,万万勿作此猜想。公瑾素怀敬主之心,主公羁于许都之时,公瑾愁容满面,日夜筹谋解救之策,未尝有一刻懈怠。其心系主公安危,无时不盼主公安然归来,实乃忠义两全之士,天地可鉴。”

   “哦……”孙权看着鲁肃,点点头。

   孙权以为,子敬至少应该站在他的角度,分析周瑜今日堂前之所言,最后做出一个理智的判断。

   是或不是,他都会选择信任。

   可未曾想,在子敬的口中,公瑾敬如此赤胆忠心,纯一无贰。

   如此说来,倒像是孤的不是了。

  喜欢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请大家收藏:(www.71xu.com)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71xu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